中药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在焦作民间流传的一道神仙糕点
TUhjnbcbe - 2023/1/14 20:22:00

在焦作众多的传统特色风味中,七贤澄沙糕这种独具特色的美味,不但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美味养生,而且上至达官责人的宴请,下至庙会、集市的小摊,都是人们喜爱的一道名吃,甚至其配方和工艺流传国外、被称为仙品。

美味天下的七贤澄沙糕。澄沙糕,俗称豆沙糕,一种以豌豆、柿饼和食糖等制成的美味小吃,因其颜色*中泛绿,绿中显*,又称豌豆*。其色鲜味美,人口细腻爽口,炎热盛夏,吃上几口澄沙糕,暑热顿消。

澄沙糕在国内许多地方都有,不过要说起修武县的七贤澄沙糕,则在美食界赫赫有名,因为传说修武澄沙糕是由“竹林七贤”在民间的制作方法上,加入了焦作特有的山药、*精、红枣等中药精制而成,使其不仅解暑消热,而且补精益气,润肺生津,具有很好的保健养生作用。

作为一种地方传统美食,在修武老百姓的生活中,澄沙糕不仅是一种路边消夏小吃,也是宴席桌上的一道名点。

据说修武民间的澄沙糕东汉时期就有了,不过当初的澄沙糕和我国其他地方的澄沙糕在配方和制作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主要是有豌豆、柿饼和食糖制成,多为百姓炎热夏季消暑度夏的食品。但当时的澄沙糕虽味美色艳,解暑去燥,但不能多吃。否则,伤脾、伤胃,甚至引起泄泻。而最终使修武的澄沙糕有别于其他地方,并名扬天下成为仙品,则源于聚游于此地的嵇康等7位名人。

七贤澄沙糕的神奇传说。说起七贤澄沙糕,就必须说说在中国文学史、哲学史、音乐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的“竹林七贤”。三国魏、晋时期,以文人名士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7人组成的文人集团常于修武县东北方的百家岩一带竹林之中聚游,所以被称为“竹林七贤”。其中的核心人物嵇康,居住在百家岩山脚下,并经常召集其他人一起饮酒赋诗。嵇康才学卓著,手艺灵巧,善于锻铁,每到夏季,便经常打造些镰刀、锄头、犁铧等农具周济贫困农户,百姓们也经常拿些澄沙糕给他们吃。

七贤之中的刘伶不但是酒中豪杰,偏爱杯中之物,对于在嵇康家吃的绵软爽滑的澄沙糕,更是爱之尤甚,每次都要将澄沙糕当成下酒美食,大吃一通。不过,每次过瘾后,刘伶都要泄泻数日,痛苦不堪。

有一次,刘伶竹林之会上又是一番痛饮海吃,可事后却没有发生泄泻之事,这让刘伶感到很奇怪,反思那日聚会,除了酒菜、肉食、澄沙糕外,还吃了两根云台山的怀山药。从此,再有聚会,刘伶便有意向嵇康之妻讨要山药配食,佐以澄沙糕下酒,果然再无泄泻之虞。刘伶将这发现告知其他人,引起大家的兴趣。这些人各个都是标准吃货,深研养生之道,当下便讨论澄沙糕在保持美味鲜爽的同时,如何让其有养生之妙。刘伶当然提出加入怀山药,嵇康提出应加入补气、润肺、生津的*精(就是云台山特产鸡头参)。其他5人又举荐了*参、白扁豆、甘松红枣和饴糖,大家认为,山药、*参、*精性平,而白扁豆、饴糖、红枣微温,将这些加人澄沙糕中,正好抵消了其沉凉,使澄沙糕在原有的解暑去热的功能之外,兼具了补脾益肾、补中益气、润肺生津等功效。

于是,在嵇康和妻子的努力下,集中了竹林七贤集体智慧的七贤澄沙糕问世了,不但色泽艳丽、口感柔软绵甜,而且消除了原来多食伤脾、伤胃的缺陷,使其成为一种具有养生保健功能的美食。据分析,经常食用七贤澄沙糕,不但对脾虚泄泻、干渴、遗精、血虚、萎*、胸腹满痛、肺燥咳嗽等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还可神清气爽、轻身健体、腰板硬朗,收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七贤创造的澄沙糕很快传入云台山区民间,甚至风靡修武全境,受到百姓的喜爱,并代代相传绵延不绝至今。这种风味美食,不但出现在庙会、集市的小吃摊上,而且成为了权贵名士们招待贵客的修武名吃。而据传说,当年清乾隆皇帝到修武百家岩凭吊“竹林七贤”时,修武县令曾以七贤澄沙糕作为迎驾贡品。乾隆皇帝品尝后连赞不止:七贤所食果然不同凡响,真正天上仙品也。

七贤澄沙糕的原料和制作并不复杂,主要是将怀山药、*精、白扁豆、甘松、*参等洗净晒干,然后碾成细末过筛备用。再将红枣去核煮熟切成细丝,柿饼切成薄片,一起拌匀,铺在一个盆中。将豌豆去皮大锅熬煮,再下之前碾成的细末熬成糊状,加饴糖搅匀,倒人铺好红枣、柿饼的盆中,放人冰箱中冷凝。食用时,可盛满澄沙糕的盆子倒扣在案板上,用刀切成长方块形状装盘,十分好看诱人。

七贤澄沙糕不仅是修武百姓喜爱的美食,据说,还流传到日本。在日本奈良、冈山县等地,均有一种名为“七仙糕”冷食糕点,无论从外形,还是配料和味道,都与七贤澄沙糕一致,就连制作原料的柿饼、红枣和中草药都是从中国进口的。

据介绍,在日本经营这种小吃的日本人多为“板上”“大藏”“原田”三姓。他们都是从修武迁过去的汉室刘姓后裔。西晋太康十年山阳公刘协玄孙刘阿知率子刘都贺及族人人,从河南修武迁居日本奈良县等地,从此,刘氏家族在日本生息繁衍,并将中国先进的文化和饮食习俗带到了当地。这也说明了餐饮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起到的交流传承作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焦作民间流传的一道神仙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