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行门道,外行看热闹,有的野生中药材被炒到了天价,而人工种植的中药材要么无人问津,要么基本不挣钱,难道野生中药材的药效就真的这么高?答案是否定的,
农艺师老周就为你解惑相关问题。在上一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每个冬季和春季,商洛市山里的小伙伴便会每个人扛着一把锄头进山采挖药材,山坡上到处都是各种中药材,像火头根、丹参、天麻、白芨、沙参、远志、瓜蒌、柴胡等,大人们会深入秦岭大山深处和悬崖峭壁采挖燕窝、灵芝、金材等名贵中药材,一年的生活费用都靠野生中药材了。
从九十年代开始,商洛市就开始了大规模的人工种植中药材的浪潮,后来就有了“药业兴县”号召,当地人为此吃了不少亏,主要原因就是中药材属于特殊农产品,少了是个宝,多了真的就是一地草,火头根亏得让人两眼痴呆,有性天麻让一般人亏本几十万,多的亏得一蹶不振,白芨由盛变剩,95%的人都血本无归,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有效成分不如野生中药材,没有产品优势,更没有品牌优势。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火头根面积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以种子盈利变成靠产品赚钱的时候,商洛市的新鲜火头根(*姜)可以一斤卖到1块钱,而河南和陕西关中地区栽植的火头根就没有人要了,原因就是他们那里的火头根皂素含量低,加工企业无利可图,这些地方种植的火头根偷偷运到商洛市和安康市卖给收购农副产品的人手里。
如此一来,加剧了加工企业的倒闭速度。从上面可以看出,人工栽培的中药材的质量差别很大,这就是中药材行业内部所说的道地中药材概念。比如商洛市地处秦岭以南,和巴山地区、云南、贵州等地一样,火头根的皂素含量较高,适合加工皂素,其他地区虽然也能长出来火头根,但是却没有价值。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商洛市人工种植的火头根皂素含量明显没有野生火头根的皂素含量高,价钱也差了不少,这又是为什么呢?根据当地内行人士实验得出的结论就是,中药材可以生长的地区并不见得就是有效成分含量高的地区,而被称之为道地中药材的产地有效成分含量最高。
如果是二荒地种植的中药材模拟了原生态中药材生长的环境,也没有使用化肥和农药,这样的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和野生中药材没有明显差异。如果人工栽培中药材,改变了种植环境,他就不能称之为道地中药材,这又是为什么呢?比个简单的例子,有些中药材在高寒山区栽培,有效成分就高,有的中药材在阳坡地种植的有效成分很高,而有的中药材则适宜阴坡或者低山区种植,所以,同一地区的海拔高度和环境条件改变了,也就有了不同的药效。
野生中药材为什么药效好?那是因为生长期比较长,积累的有效物质多,而人工种植的中药材使用了大量的化肥、农药,有的还使用了激素等生长调节剂虽然能够加快生长速度,确并没有将有效成分提起来,这就是药效不好的根本原因。
人工种植的中药材,大都是偏施氮肥,促进营养生长,在植株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又采取了促花促果等措施,采收根部的大量使用钾肥,产量是上去了,可是有效成分却大大下降,也不可能长久实现高收入的目标。如果能够摸索出每一种中药材高产优质的种植方法,那么,野生中药材就没有优势了,这个问题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摸索。
现阶段人工种植的中药材,都追求高产,以营利为目的,然而,市场真正需要的是野生中药材一样的品质的农产品,这就是目前很矛盾的,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说,并不能说,所有的人工种植的中药材的药效都低于野生中药材,只要管理得当,按照相关标准生产出来的中药材都可以称之为道地中药材。
你觉得
农艺师老周说的对吗?您有什么高见呢?欢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