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西游记里的中医中药,你知多少
TUhjnbcbe - 2022/7/1 15:17:00
青竹中医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第篇,医路漫漫青竹相伴。来源|现代养生

导读

吴承恩先生写的《西游记》,家喻户晓,里面不光描写了师徒四人与妖魔作战的故事,更有不少关于中医中药的情节,今天跟着小编一起再读西游,中医中药,就在“隐秘而伟大”的角落里喔!!!

仙草仙药——*精与茯苓

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孙悟空,自然也是医家高手,以笔者的理解,这与他在成长过程中,除偶然偷吃仙丹神果有关之外,也与他经常吃仙草仙药有关。

如《西游记》第一回曾讲述“(孙悟空率领)众猴采仙桃,摘异果,刨山药,劚*精,芝兰香蕙,瑶草奇花……”,“熟煨山药,烂煮*精,捣碎茯苓并薏苡,石锅微火漫饮羹。人间纵有珍羞味,怎比山猴乐更宁?”

*精素来带有神奇的色彩。在古代养生学家乃至医学家眼中,它是一味神奇的延年益寿之品,有“久服成仙”之说。在历代记载中,*精更多的是一种仙家服食之品,而有关药用配伍的论述较少。东晋道士兼医药家葛洪《抱扑子》中谓“昔人以本品得坤土之气,获天地之精,故名(*精),服之十年乃可大得其益”。

茯苓也常被视为神物,并且有金翁、更生、绛晨、伏胎等雅称。《神农本草经》说茯苓“久服安*养神,不饥延年”。养生学家谓茯苓“千年以上者,变化为兔,或化为鸟,服之轻身,成就仙道”。人们普遍认为,茯苓形状特异,多年生长,得松之精气足,久服百病自去,长生不老。魏晋时期,食茯苓以求长生蔚然成风,据说南朝齐梁时期陶弘景辞官返乡时,梁武帝即令“每月赐茯苓五斤,白蜜二斤,以供服尔”,可见古人已把茯苓视为延寿珍品。

神奇人参果

众所周知,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人在五庄观背着师傅偷人参果时,吴承恩借花园土地之口,向人们讲述了人参果的神奇。人参果又名“草还丹”,“这宝贝,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方得成熟。短头一万,只结三十个。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孩子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多岁;吃一个,就活三万七千年”。但“人参果,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土而入。却是只与五行相畏”。在《西游记》中,人参果如此的难得,延年益寿的功效也非同凡可。

根据药农经验,野山参历年愈久,性愈温和,其精力亦足。“因其吸天空清静之气足,受地脉英灵之质厚,故效力巨也”。野山参生长四五十年才增加一两(十六两进制),民间有“七两为参,八两为宝”的说法。人参能补五脏,开心益智,并且能回阳于垂绝,挽狂澜于顷刻,民间有人参为“万病之灵药”、“千草之灵,百药之长”的说法。只可惜现在这种万年、千年的野山参实在是难得,甚至都无缘闻一闻,以活个三百六十多岁。现在人参大量人工栽培,感觉上就不那么珍贵,恐怕功力也退化了许多。

更有趣的是,入中药长在地下的人参,在《西游记》中成了长在树上的人参果,可见古人对人参的神奇效力既非常推崇,又有几分未知。

女儿国解胎药

在没有克隆技术的明代,人们也能想象出女儿国似的无性生殖故事。《西游记》第五十四回描写“那条河,唤作子母河。我那国王(即西梁女国)城外还有一座迎阳馆驿,驿门外有一个‘照胎泉’。我这里人,但得年满二十岁以上,方敢吃那河里水。吃水之后,便觉腹痛有胎。至三日之后,到那迎阳馆照胎泉边照去,若照得有了双影,便就降生孩儿。你师父吃了子母河水,以此成了胎气,也不日要生孩子”。不小心误服子母河水的解药就是解阳山的落胎泉水。

唐三藏和猪八戒在喝了那解胎真水之后,果真见效。他们两个腹中绞痛,一阵肠鸣,之后大小便齐流。“须臾间,各行了几遍,才觉得住了疼痛,渐渐地消了肿胀,化了那血团肉块,那婆婆又煎些白米粥与他们补虚”。

这些人体生理、病理知识,经吴承恩妙笔生花,读来饶有兴趣。关于唐僧师徒误服子母河水,费尽一番周折,最后销化凡胎体干净的过程,有一首诗为证:

真铅若炼须真水,真水调和真汞干。

真汞真铅无母气,灵砂灵药是仙丹。

婴儿枉结成胎象,土母施功不费难。

推倒旁门宗正教,心君得意笑容还。

为朱紫国国王诊病制药

《西游记》第六十八回,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孙悟空对中医诊法原理的运用和制药的奇妙。孙悟空先在朱紫国国王的龙床旁,向众人讲解了中医四诊合参的道理:

医门理法至微玄,大要心中有转旋。
  望闻问切四般事,缺一之时不备全。
  第一望他神气色,润枯肥瘦起和眠;
  第二闻声清与浊,听他真语及狂言;
  三问疾原经几日,如何饮食怎生便;
  四才切脉明经络,浮沉表里是何般;
  我不望闻并问切,今生莫想得安然。

接着孙悟空便为朱紫国国王悬丝诊脉,先分清寸关尺三部,调停自家呼吸,分定四气、五郁、七表、八里、九候、浮中沉、沉中浮,最后辨明了虚实之端,诊断朱紫国国王为忧思惊恐所致的“双鸟失群”之证。

在我国古典小说和传统戏曲里,常有太医为皇帝的后妃们“悬丝诊脉”的情节。一般是后妃和太医各居一室,由太监或宫女将一根红丝线拴在后妃的手腕上,线的另一端交给太医把按,通过丝线辨别病情。这样做,是为了维护宫廷礼制,以防乱了宫规。

传说孙思邈给长孙皇后看病就用此法。因孙氏系从民间召来,医院的御医,太监就有意试他,先后把丝线拴在冬青根、铜鼎脚和鹦鹉腿上,结果都被孙氏识破,最后才把丝线系在娘娘腕上。

其实,悬丝诊脉可说是亦真亦假。所谓真者,确曾有其事;所谓假者,悬丝纯粹是一种形式。原来,太凡后妃们生病,总是由贴身的太监介绍病情,太医也总是详细地询问这些情况,诸如胃纳、舌苔、二便、症状、病程等。为了获得真实而详尽的情况,有时太医还要给太监送些礼物。当这一切问完之后,太医也就成竹在胸了。到了悬丝诊脉时,太医必须屏息静气,沉着认真。这样做,一是谨守宫廷礼仪,表示臣属对皇室的恭敬;二是利用此时暗思处方,准备应付,以免因一言不慎、一药不当而招祸。

由此可见,悬丝诊脉虽确有其事,但不过是一种蒙上了神秘色彩的骗人形式而已。如果太医事先不通过各种途径获知详细病情,那么他再高明,也不会看好后妃们的病。

在为朱紫国国王制“乌金丹”时,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将大*一两,碾为细末,巴豆一两,去壳去膜,捶去油*,碾为细末,锅底灰半盏,马尿半盏,共为丸。药引子有二个,一个是六物煎汤,一个是无根水送服。无根水即天上落下不沾地就喝的雨水。

没有人怀疑孙悟空如此制药会草菅人命,因为孙悟空自有一股仙灵之气,怎么看病,吃什么药都只是一种形式而已,病人只要经神仙点化,定会药到病除的。笔者自己在学习中医的时候,非常渴望在冥冥之中能得到这种仙气以妙手回春。现在想来,真要想得到孙悟空的灵性和能耐,决不能奢望凭空而得,也必须经多年的勤奋积累,多年的刻苦磨砺,多年的*卷青灯苦读才会学成,孙悟空不也是在五行山下压了五百年吗,神仙造化也需要多年苦苦修炼的呀!

孙悟空等对中药药性理论的论述,还是基本符合中医原则的。如沙僧曾说“大*味苦、性寒、无*;其性沉而不浮,其用走而不守;压诸郁而无壅滞,定祸乱而致太平,名之曰‘将*’。此行药耳。但恐久病虚弱,不可用此”。孙悟空笑道,“此药利痰顺气,荡肚中凝滞之寒热”。猪八戒谓巴豆“味辛,性热,有*;削坚积,荡肺腑之沉寒;通闭塞,利水谷之道路。乃斩关奇门之将,不可轻用”。孙悟空却道:“此药破结宣肠,能利心膨水胀”。锅底灰又名“百草霜”,能调百病。猪八戒还提到了马兜铃“兜铃味苦寒无*,定喘消痰大有功。通气最能除血蛊,被虚宁咳又宽中”。

制药不循常理,一般有两种情况,不是高人神机妙算、成竹在胸,就是没有良医根底的人希望出奇制胜、一鸣惊人,偏用峻*奇药以邀功。孙悟空当然是属于前者了,要不然朱紫国国王怎么能在吃过孙悟空的药丸后心胸宽泰,气血调和,精神抖擞,脚力强健呢?

多目怪的*药

在《西游记》第七十三回中,多目怪为了*死唐僧师徒,特制了一种*药。吃了此*药,三日之内,骨髓俱烂。此药是:

山中百鸟粪,扫积上千斤。
  是用铜锅煮,煎熬火候匀。
  千斤熬一杓,一杓炼三分。
  三分还要炒,再炼再重熏。
  制成此*药,贵似宝和珍。
  如若尝他味,入口见阎君。 

看来此药是百鸟之粪浓缩精华而成。动物的粪便也可入药,如五灵脂,具有通利血脉、活血止痛、散瘀止血的作用。但此*药的特点是收集百鸟之粪经铜锅千熬万炼,*力肯定不小。并且此*药在炼制过程中还必须避见阴人,所以多目怪非常不喜欢他住在盘丝洞的七个蜘蛛精师妹来访。此实无医学道理,只是为了增加一些神秘色彩吧。但如此巨*,还是被毗蓝婆菩萨三个解*丹给破了。唐僧等吃了解*药丸,须臾,药味入腹,便就一齐呕哕,遂吐出*味,得了性命。真所谓“一物降一物”,也即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对于中医诊治,也是适用的。

 

其他

《西游记》中有关中医药的故事随处可见,如二十一回中,孙悟空与*风怪在交战中被伤到眼睛,眼珠酸痛,眼泪汪汪时,老者给孙行者的“三花九子膏”,能治一切风眼。九十五回,玉兔将广寒宫的捣药杵当作随身作战的武器。

在第二十八回里,吴承恩还用药名写了一首词,描写孙悟空见到进犯花果山残杀众猴儿的猎户,心中大怒,将猎户打死的情景:

石打乌头粉碎,沙飞海马俱伤。
  人参官桂岭前忙,血染朱砂地上。
  附子难归故里,槟榔怎得还乡?
  尸骸轻粉卧山场,红娘子家中盼望。

这里用了乌头、海马、人参、官桂、朱砂、附子、槟榔、轻粉、红娘子9个中药名,生动地描写了当时孙悟空利用狂风、飞砂、走石将猎户打死的场面。

在三十六回,吴承恩在描述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遇到种种艰辛磨难和决心,巧用中药加以总结:“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赶马兜铃。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

此诗还有人作了诠释,一并抄录。“益智”指的是受唐王之命赴大西天即天竺的大雷音寺取“大乘经”的矢志不渝的信念;“王不留行”指的是唐太宗排驾亲自为御弟三藏饯行,并与众官送出长安关外;“三棱子”指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这三个徒弟;“马兜铃”正是唐三藏师徒与小白龙马一起“乘危远迈杖策孤征”,匆匆赶路的形象和声音;“茯苓”是指西天如来佛祖;“防己”、“竹沥”指唐僧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像新采的竹茎,经火炙后沥出的澄清汁液;“茴香”谐音回乡,指取经成功返回唐朝。

作者吴承恩从近二千味中药的药名中,选择了能表达小说内容的几味,藉中药名称和全诗浑然一体,巧妙地紧扣小说的主要情节,令人拍案叫绝。

▼往期回顾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御用客服

▼版权申明

整理/北方骚熊排版/北方骚熊校对/青竹学术部本文来源于杂志《现代养生》中文章(揭秘《西游记》中的中医中药),作者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戳阅读原文参与投稿

▼10万稿酬等你来拿

觉得好看,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游记里的中医中药,你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