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膏补与汤茶在广东江苏的中医见闻
TUhjnbcbe - 2022/3/28 15:28:00
站在专业立场讲述通俗中医这是书生第期原创文章

今天的分享呢,来自一位可爱的粉丝,小白同学,讲的是她在广东和江苏两地体验到的不同中医氛围。

即使在某个城市生活了很长时间,若非业内资深人士,仍然难以对这个城市的某行业作出客观的评价,除非有文献支持和调研。本文仅仅就自己在广东和江苏学习中医的过程中,所见所闻提出的一点体会,因为我学术方面积累浅薄,恐怕有失公允,恐怕对您有误导。

用一个过客非常肤浅的猜测性对比,若这个猜测有一个关键词,我觉得就是:膏补与汤茶。

在南京期间,或许因为一直在名医堂,又恰逢节气,因此接触到了比较多闻名已久的膏方文化。在我们上课时,已听说“上海中医冬季拒绝出差,因为此时是膏方旺季,一次膏方价格不菲”之类或有偏颇之传闻,但不论真假与否,起码能说明,在江浙一带,膏方接受度很广。此次跟诊亦见从安徽等外地赶来服用膏方的患者,其条件限制之紧迫,甚至无法先服“开路方”。许多本已舌苔厚腻患者,仍然服用膏方,让我很疑惑到底他们回去吃了会不会不舒服。然未能观察,希望以后能有机会获知。(PS虽然岭南地区也有膏方,但我没有跟过开膏方的医生,这里的人确实也吃得少。偶有,组成也是比较简单,药味不多,另外我猜测中膏方组成可能不一样)。南京的医生开药,常重补药,*芪*参开到30克以上非常常见。

在广东,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就是“凉茶铺”。在香港更是保留了凉茶铺十分原汁原味的景象:行人经过挂着一个个古朴小牌的凉茶铺,向凉茶铺老板说自己的主要症状,然后便能获得一款推荐的凉茶,顾客可以站在凉茶铺端着凉茶铺的瓷碗把凉茶喝完,也可以装瓶子里带走。著名的“24味”就是岭南地区使用已久的“上火”万金油。岭南天气炎热,多瘴,湿气重。人们长居于此,日常里唯恐自己上火,便爱饮用凉茶“清热祛湿”。我们称一个食物“热气”,便是说这个食物会让人上火,产生诸如:长痘,口腔溃疡,牙痛,喉咙痛,眼屎多等等一系列症状。有了这种状况,人们常常会到凉茶铺“饮翻剂”(喝一剂)。

但肾气本易亏耗,心火又容易浮越,“上热下寒”是许多岭南人常见的体质特征,因此尽管岭南人常以凉茶清一时虚火,底下肾阳又被凉食耗损,虚火造成的“热气”“上火”仍然困扰这里的居民。加上长期的湿气困脾土(说实话,南京的湿和广东的湿比起来,我以为还是不值一提的),此处居民“虚不受补”现象较为普遍。不管从前在广州还是现在在香港,常常有老师言“走火神派也要因地制宜,在广东你按照四川的剂量开附子那绝对要出医疗事故啊”“在香港我从来不开附子,了不起开个巴戟天”。虽然这些言论也有过,事实上广东省中医也有火神派传承科室,但是总体来说,在我接触中,诸如附子,干姜,肉桂这类药物,都开得少。甚至在一般民众的认识中,“当归”“北芪”“川芎”“*参”这些药都属于“热气”的中药。为了避免上火,北芪常以南芪“五爪龙”(又称五指毛桃)代替,*参常以西洋参,太子参代替。亦有许多医家善用岭南特色地方药材,如“救必应”“凤尾草”“溪*草”“飞天蟾蜍”“了哥王”“木棉花”“布渣叶”“鸡蛋花”等,都是以清热祛湿药为多。

香港情况与广东十分相似,但是这儿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且由于社会原因,对中医一方面非常信赖,但是另一方面又偏见多,一知半解。常过分相信现代科学研究,将“当归”“益母草”等能增加雌激素的中药划为“致癌草药”,接受使用时十分谨慎。在与患者沟通方面,许多内地来的学者都有一时不习惯,因为患者在询问煎药方法,服用时间,服用次数等细节时都非常事无巨细。但是医师对患者必须充满耐心的同时,这儿的患者都非常尊重医师,对医师和颜悦色,就诊秩序也非常好。另外,在香港,中医不允许使用西药和手术,甚至骨伤科医师不允许打石膏,因为这个也属于“手术”。我认为这方面有好有不好吧,暂难评议。

提到岭南,不得不提的就是煲汤。人们因为天气炎热体液容易流失,脾虚不布津液常感口干不欲食,常常是痰湿和阴虚共存。人们酷爱饮各式各样的老火靓汤。传统的岭南人基本每天都喝汤。汤中亦常放诸如沙参、生熟地、玉竹、薏仁、土茯苓、五指毛桃等药材。广东人特别注重食物偏性,水牛奶滋阴,奶粉燥热,鸽子肉凉,鸡肉性热,芥菜寒凉下心火,韭菜微温能壮阳,蛋白滋阴,皮蛋坠火等等,事无巨细都能常记嘴边,对不对且另说,但是吃东西前问寒热,仿佛已经成了岭南人习惯。这儿的患者不会满足于“什么不能吃”的饮食禁忌,一定要问出“吃什么好”才会罢休。

在就医时,许多医师(尤其本地医师)都习惯在心中备好一本菜谱汤谱,时刻准备好回答病人“吃点儿什么好”的问题。比如对胃病,胃肠术后的患者,交代喝猴头菇汤,笋壳鱼汤,淮山汤,想喝香浓的可以用猪骨,怕油腻的建议用瘦肉;暑热季节,很多患者口干又湿气重,便交代用带着椰香的五指毛桃放沙参薏仁一同煲瘦肉;产前宜凉,产后宜温,曾经遇到一位中医,女儿怀孕时,隔三差五便提前下班赶着回家煲水鱼汤(就是鳖汤)给女儿,又从怀孕期间便晾晒储存了许多生姜皮,产后既能用来洗澡又能用来泡茶水喝,产后还会嘱咐妇女饮鲫鱼汤,章鱼汤,真是写着写着我都饿了。总之,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根茎枝芽花叶果,广东人总能发掘出他们的无穷吃法用法。当然,太爱煲“老火靓汤”也会造成这边因为喝汤上火,痛风的患者常有人在。

以上说的这些,都非常的片面。有询问过几位北方同学,他们有人同意我的观点,亦有人认为“其实是看医师个人习惯,其实也没啥不同的”。因此,实在需要您多加甄别。

如果您对“三因制宜”有话说,请给我们留言或者投稿哦(yjshusheng

yeah.net)

小白

喜欢,就给书生发个赞赏呗~

1
查看完整版本: 膏补与汤茶在广东江苏的中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