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药的故事槟榔
TUhjnbcbe - 2022/2/11 13:09:00
治疗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6085999.html
橄榄的传说

橄榄系橄榄科常绿乔木,北方称其子为“青果”,南国名之“橄榄”。中国是橄榄的故乡,其产量居世界之首。相传有一位老中医,医术相当高明。一天,有个叫*三的人来看病,他说:“久仰先生大名,今日特来求医,吾*胖、懒惰、贫寒,望能妙手医治”。老中医暗忖,此“三病”之根在于懒惰,须先将其由懒惰变得勤劳。便告诉他:“从明天开始,你每日早晨去荣馆饮橄榄茶,然后拾起橄榄核,回家种植于房前屋后,常浇水护苗,待其成林结果,再来找我”。

*三遵嘱照办,细心护林。几年过去了,橄榄由苗而树,由树而林,由林而果,*三终于变得勤快起来了,人也长得壮壮实实。可是他仍然很穷。便去找老中医。老中医笑曰:“你已没了*胖、懒惰之症了,你且回去,从明天开始,我叫你不再贫穷”。次日,果然有不少人前来向*三买橄榄,从此,陆续不断,*三也就不再贫穷了。原来,老中医开处方时需要橄榄作药引,而这一带没有出产,便想出这个给*三种治病的办法。人们都叹服老中医的高明。

橄榄,又名青榄、青果、青子,为橄榄科植物艺榄的果实,主产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四川等地。青果成熟于冬季,为冬春季节稀有应市果品。果实为硬壳肉果,呈纺锤形,不论成熟与否,都呈青色,初食略有酸涩苦感,久嚼后味转清甜,满口生津,余味无穷。经蜜渍后香甜无比,风味宜人,是茶余饭后的食用佳品。除供鲜食外,它还可加工成五香橄榄、丁香橄榄、甘草橄榄等。

中医认为,橄榄味甘酸,性平,入脾、胃、肺经,有清热解*、利咽化痰、生津止渴、除烦醒酒、化刺除鲠之功,适用于咽喉肿痛、烦渴、咳嗽痰血、鱼骨鲠喉等。《日华子本草》言其“开胃、下气、止泻。”《本草纲目》言其“生津液、止烦渴,治咽喉疼,咀嚼咽汁,能解一切鱼蟹*”。《滇南本草》言其“治一切喉火上炎,大头瘟症,能解湿热、春温,生津止渴,利痰,解鱼*、酒、积滞”。橄榄营养丰富,果肉内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C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10倍,梨、桃的5倍,含钙量也很高,且易被人体吸收,尤适用于妇女、儿童食用。冬春季节,每日嚼食2~3枚鲜橄榄,可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故民间有“冬春橄榄赛人参”之誉。

槟榔名称:槟榔类别:驱虫药拼音:BINGLANG拉丁:SemenArecae别名:白槟榔、橄榄子、槟榔仁、大腹子、大腹槟榔、槟榔子、槟榔玉、青仔药用部位:成熟种子药材性状:本品呈扁球形或圆锥形,高1.5~3.5cm,底部直径1.5~3cm。表面淡*棕色或淡红棕色,具稍凹下的网状沟纹,底部中心有圆形凹陷的珠孔,其旁有1明显疤痕状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可见棕色种皮与白色胚乳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气微,味涩、微苦。栽培要点:喜温暖湿润的热代气候,不耐寒,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5-28C,当温度降到16C时,有落叶现象,5C时受到冻害。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用种子繁殖。产地:海南岛、福建、云南采收加工: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用水煮后,干燥,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干燥。地道沿革:始载于李当之《药录》。《名医别录》云:“疗寸白,生南海”。《本草经集注》云:“出交州者,形小味甘。广州以南者,形大味涩。”《本草图经》云:“槟榔生南海”,今岭外川郡皆有之。”《本草品汇精要》云:道地广州。”性味归经:温;苦、辛;归胃、大肠经功能主治:驱虫消积,降气,行水。用于绦虫、蛔虫、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杀虫60~g);或入丸、散。禁忌:气虚下陷及脾虚便溏者禁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药的故事槟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