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药小课堂之牡丹皮
TUhjnbcbe - 2021/4/11 23:29:00
武汉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692533.html

--------------------------------------------------------------------------------------------------------------------------------------------------------------------------------------------------

山慈姑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健康食材,它是植物*蒜兰的鳞茎,它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而且能清热解*,消痈散结,是现代生活中预防和治疗癌症的上好食材。山慈姑的功效还有很多,而且食用方法也有很多种,大家想了解这些知识可以看看下面对它做的详细介绍。

山慈菇的功效与作用

1、清热解*化痰散结

山慈姑是一种性质寒凉的食材,寒能清热也能散结,人们服用它以后,能起到清热解*,化痰散结的重要作用,它对人类的疔疮肿*和*蛇咬伤,以及咳嗽痰多等多种不良症状,都有明显预防和治疗作用,另外,人们出现肝硬化和甲状腺瘤时,服用一些山慈姑,还能让病情缓解。

2、预防高血压

诗人们多吃一些山慈姑,还能预防高血压发生,因为山慈菇中含有的杜鹃兰素是一种天然药用成分,它能直接作用于人类心血管,能扩张血管加快血液流动也能防止血压升高。除了这些功效以外山慈菇还能滋养身体能补中益气补益气血,经常食用可以提高人体健康水平。

山慈姑的食用方法

1、山慈菇蜜

山慈姑可以和蜂蜜搭配在一起吃,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准备五克山慈姑,把它放到锅中加清水煎制,在快要建好的时候加入一勺蜂蜜调匀,然后取出直接服用,这种食用方法能解*化痰也能消肿散结,它最适合那些患有痛风的人群食用。

2、山慈姑茶

山慈姑还可以用来泡茶喝,在人们需要时,可以取二克干燥或者山慈姑,加入三克绿茶,一起放到杯子中,用沸水冲泡,也可以把山慈姑一克和淡菜三克以及绿茶三克,搭配在一起用沸水冲泡后饮用。这些用山慈菇泡出的中药养生茶,能清热解*,也能消炎杀菌,它对人类的慢性咽炎和口臭,以及口舌生疮都有一定缓解作用。

山慈姑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丽江山慈菇的鳞茎。亦称草贝母、丽江山慈菇。

性味:苦,温。有*

功效止咳平喘,解*散结,消肿止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克;或研术,每次0.3~0.6克。外用:适量(每次不超过25克),揭烂败或研未调敷。

治癌效验:常用治食管癌、胃癌、胰腺癌、胆管癌、子宫颈癌、急性白血病、乳腺癌、皮肤癌等癌瘤中属湿青壅聚者。

治食管癌、贲门癌

1山慈菇克,硼砂80克,硇砂、三七各20克,冰片30克,沉香50克。共研极细末,每次10克,每月4次,10日为个疗程。服完1个疗程后,每日2次,每次10克。[(《浙江中医杂志(6)]

2山慈菇克,田七18克,海藻、浙贝母、柿霜各60克,制半夏、红花各3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15克。共研细末,每日3次,每次6克,加蜂蜜适量,温开水送服。(《抗癌本草》)

治胃癌

山慈菇、蟾蜍、紫草各4克,或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10克,山慈菇、紫草各5克,蟾蜍0.5克。水煎服,每日1剂。(《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治胆管癌、胰腺癌

山慈菇、紫草根各30克,蛇蜕10克,蜈蚣3条。水煎服,每日1剂。(北京第医院验方)

治子宫颈癌

山慈菇、明矾各18克,砒霜9克,麝香0.9克,制成钉剂。外用,每次向宫颈管内或瘤体上直接插入1~3枚,每3~5日1次,连续3~4次。待瘤组织坏死脱落后,改用玉红膏,每日1次。(《实用抗癌验方》)

治急性白血病

山慈菇、水牛角、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紫草根、细叶蛇莓各30克,羚羊骨18克,土鳖虫12克,玄参、青黛末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奇难杂证》)

治乳腺癌

山慈菇研为细末,每次0.5克,每日4次,总量40~50克为1个疗程。秋水仙酰胺注射液,每支含10毫克,用时加入5%葡萄液或生理盐水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次10毫克,每日1次。静脉滴注时间不得低于2小时,总量~毫克为1个疗程。秋水仙酰胺制成片剂,每片含秋水仙酰胺2.5毫克,每次2片,每日4次,总量~毫克为1个疗程。[(《肿瘤防治研究(4)]

治皮肤癌

取鲜山慈菇根适量,捣烂,用米醋调涂患处。(《抗癌本草》)

特别提示本品所含秋水仙碱有*,秋水仙碱24小时体内总量不超过6毫克,中*致死量为20~30毫克。中*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眩晕,乏力,然后口腔、咽喉烧灼和疼痛,吞咽困难呕吐、腹泻、腹痛加重,甚则谵语,惊厥,血压下降,休克,常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剂量,用药时间不宜太长。

以山慈菇命名的药物品种较多,有些人认为,凡称山慈菇者,均含秋水仙碱,具有抗肿瘤活性,这是错误的。如目前临床常用的山慈菇,兰和物杜鹃兰及独蒜兰等,不含秋水仙碱,抗癌作用未确定:而百合科植物老鸦瓣(光慈姑)及本品等,才是有效的、作用明确的抗癌药,应该引起重视和纠正。临床使用比较混乱,应注意避免误解与混淆。

老祖宗们留下的偏方,很多简单且实用!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用得着的时候,那就存起来吧,同时也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们,相信它的真的能帮到大家的!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1/4/11 23:30:00

中药小课堂之牡丹皮

牡丹皮为牡丹的根皮,味苦辛寒,能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配生地可治血热或劳伤吐血,衄血;配桃仁和银花能治血滞经闭与疮*,是一味常用中药。关于牡丹皮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相传一千多年前,苏州虎丘山下有一织绸好手名叫刘春。随便哪种花,随便哪种鸟,她只看上两眼就能织出来。她所织出的花,像刚摘下来一样,鲜艳水灵,彩鸟仿佛人一呼唤,便会拍翅飞翔,活灵活现。这一年,府台老爷的女儿要办嫁妆,限刘春月内织出24条丝嵌金被面,花样是牡丹。但刘春从来没见过花中之王,不知如何织法。半个月过去了,刘春愁得脸色腊*,日渐消瘦。一天半夜,她突然口吐鲜血,扑倒在织布机上。这时,一位美丽的姑娘飘然而至,将一瓶药液倒入刘春的口中,刘春即刻醒来姑娘轻声说道:"我是牡丹仙子,因抗拒武则天要让百花在严冬开放的旨意,从洛阳逃出。"说完,她用手一指,庭院内立即出现一朵朵怒放着的牡丹花。刘春喜出望外,望着这些盛开的牡丹,立既飞梭织起花来。一朵朵娇艳的牡丹花织岀来了,招来成群的蝴蝶。府差拿起被面飞快送往州府。但刚进府门,被面上的牡丹花全部枯谢了,黯然无光府台老爷气的派人去捉刘春,但刘春早已与牡丹仙子离去,只给乡亲们留下了那个药瓶。药瓶内只有半瓶根皮样的药材,后来人们才认出那根皮正是牡丹皮。

注:牡丹皮主产于安徽、四川、湖南、湖北、陕西。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剥取根皮,晒干或刮去粗皮,除去木心,晒干。前者习称连丹皮,后者习称刮丹皮。生用或酒炙用。药性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主要功效为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1.热入营血,温*发斑,血热吐衄。本品苦寒,入心肝血分,善于清解营血分实热。治温病热入营血,迫血妄行所致发斑、吐血、衄血,常与水牛角、生地*、赤芍同用,如犀角地*汤(《千金方》);治温*发斑,可配伍栀子、大*、*芩等药,如牡丹汤(《圣济总录》);若用治血热吐衄,又常与大*、大蓟、茜草根等药同用,如十灰散(《十药神书》)。容》继

2.温邪伤阴,阴虚发热,夜热早凉,无汗骨蒸。本品性味苦辛寒,入血分而善于清透阴分伏热,为治无汗骨蒸之要药。用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者,常配鳖甲、知母、生地*等药,如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若阴虚内热,无汗骨蒸者,常与生地*、麦冬等药同用。

3.血滞经闭痛经,跌扑伤痛。本品辛行苦泄,有活血祛瘀之功。治血滞经闭、痛经,可配桃仁、川芎、桂枝等药,如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治跌扑伤痛,可与红花、乳香、没药等同用,如牡丹皮散(《证治准绳》)。

4.痈肿疮*。本品苦寒,清热凉血之中,善于散瘀消痈。治热*痈肿疮*,可配大*、白芷、甘草等药用,如将*散(《本草汇言》);若配大*、桃仁、芒硝等药,可治瘀热互结之肠痈初起,如大*牡丹汤(《金匮要略》)。

煎服,6-12g。清热凉血宜生用,活血化瘀宜酒炙用。

血虚有寒、月经过多者不宜使用。孕妇慎用。

以上仅供参考,请在中医指导下用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药小课堂之牡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