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温经止血逐寒湿
TUhjnbcbe - 2021/4/5 19:18:00

艾叶,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那艾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呢?艾叶主要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

艾叶的简介:

本品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和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

艾叶的主治病症:

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

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别录》: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

陶弘景:捣叶以灸百病,亦止伤血。汁又杀蛔虫。苦酒煎叶疗癣。

《药性论》:止崩血,安胎止腹痛。止赤白痢及五藏痔泻血。长服止冷痢。又心腹恶气,取叶捣汁饮。

《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食疗本草》:金疮,崩中,霍乱,止胎漏。

《日华子本草》:止霍乱转筋,治心痛,鼻洪,并带下。

《珍珠囊》:温胃。

《履巉岩本草》:治咽喉闭痛热壅,饮食有妨者,捣汁灌漱。

《王好古》:治带脉为病,腹胀满,腰溶溶如坐水中。

《纲目》:温中,逐冷,除湿。

《本草正》:辟风寒涅,瘴疟。

《本草再新》:调经开郁,理气行血。治产后惊风,小儿脐疮。

艾叶的炮制方法:

1、艾叶:除去杂质及梗,筛去灰屑。

2、醋艾炭:取净艾叶,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喷醋,炒干,取出凉透。每kg艾叶,用醋15kg。成品为焦黑色不规则的碎片,可见细条状叶柄,具醋香气。

艾叶的禁忌:

本品药性温燥,阴虚血热者慎用。有小*,不可过量服用。

艾叶的相关配伍:

1、冷劳久病:茅香花、艾叶四两,烧存性,研末,粟米饭丸梧子大。初以蛇床子汤下二十丸至三十丸,微吐不妨,后用枣汤下,立效。(《圣济总录》)

2、伤寒时气,温病头痛,壮热脉盛:以干艾叶三升。水一斗,煮一升,顿服取汗。(《肘后方》)

3、妊娠风寒卒中,不省人事,状如中风:用熟艾三两,米醋炒极热,以绢包熨脐下,良久即苏。(《妇人良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温经止血逐寒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