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药材常规中药材批发价下跌药店零售
TUhjnbcbe - 2021/3/17 15:00:00

近日,记者走访西安市万寿路中药材批发市场发现,三七、*参、当归等中药材价格暴跌,一些市民论斤买。不过在零售环节,药店的中药材价格却雷打不动,并未下调售价,个别药材批发价、零售价价差甚至达到了15倍。药店“死扛”药材不降价今年中药材价格就像坐上过山车,跌势不断。连日来,记者走访了解到,年6月,三七曾创下元/公斤的历史最高价。从今年4月下旬开始价格一路下滑,降至现在的元每公斤左右。不止三七,*参、当归等常用的大宗中药材价格也在呈下跌趋势。去年,*参售价在90元/公斤左右,如今只能卖到20多元钱。当归小条售价40元/公斤左右,同比去年降幅在30%左右。热门中药材价格降幅如此之大,零售药店的价格是否会跟着下调呢?记者走访西安多家药店调查发现,多数药店的价格仍在“死扛”,并未下调价格。“*参0.28元/克,三七1.4元/克,当归0.15元/克。”这是在东信医药超市的中药柜台上,记者看到的零售价。朱雀大街广济大药房*参的零售价格是0.3元/克,而三七、当归的价格分别为1.5元/克和0.1元/克。而在朱雀门老百姓大药房,*参0.28元/克,三七(60头)1.86元/克,而当归的售价是0.元/克。东信医药超市、广济大药房、老百姓大药房三家药店中,广济大药房的*参价格最贵,为元/公斤,是批发市场的15倍。三七与当归零售价老百姓大药房最贵,达到了元/公斤和元/公斤,分别是批发市场的6.2倍和5.4倍。品质、采购环节推高零售价格为什么中药材零售价与批发价之间价差如此之大?西安东郊一家药店采购员孙先生表示,除了中药材质量的等级不同,价格上会有很大的差别。同一种药材可能分为十几个等级,其中头等和末等之间的差价有时能相差十倍。此外,中药材完全由市场调节,药店进价高时定价就会高,加上物流、损耗、人工、加工费等费用价格自然会上涨。“中药材分野生和家种的不同,二者不仅在药效上存在差别,价格差距也很大。”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炮制教研室王光忠副教授表示,中药材讲究“道地药材”,产地、进货渠道不一样,价格也不同。“药材价格从来就是药店说了算,我们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可能,希望物价部门加强这一方面价格监测、监管。”市民孔先生表示,药材价格是否离谱,只能看药店是否摸良心做事。因为习惯而言,抓中药前不可能有人事先挨个询问每一种药材价格,至于药店一年进几次货,消费者更是无从得知。网购药材较零售店便宜许多中药材价格在药店虚高,不少精明的消费者选择网购。记者在登录淘宝网对比发现,不少中药材价格在网上购买确实较药店便宜。记者以“*参”为关键字进行搜索,找到“件宝贝”。以产地甘肃定西的*参为例,有淘宝卖家开出的价格仅为39.6元/公斤,比西安万寿路中药材市场批发价将近贵一倍,但也相当于药店零售价格的约1/7。随后,记者搜索“三七”,找到“件宝贝”,不少卖家价格在元/公斤左右,和万寿路中药材市场批发价等同。也就是说,药店价格比网上最低价格贵5倍。记者发现,网上购买中药的消费群体十分庞大,仅一家销售云南文山“三七”的网店,一个月内的交易记录显示人购买。一家甘肃定西的网店,一个月售出斤*参;还有湖南邵阳一家销售*芪的网店,一月更是卖出了份。而一些网店上的中药材卖得高的,很少有成交记录。一家网店店主透露,在中药材零售市场,向来有跟涨不跟跌的惯性。消费者对药材批发价格不了解,很难去判断哪些药材卖得贵,即便批零间存在很大价差,消费者也只能吃哑巴亏。: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朋友看到。:想了解更多医药新闻,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药材常规中药材批发价下跌药店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