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花露水同学说过,在网上,有一种人,叫做杠精。
就是专门来抬杠的。
你说天空是蓝色的,他偏要说,不对,晚上天空就是黑的。
你说非洲人是黑人,他也要说,不对,我就认识一个非洲人是白人。
你说福州天气热,他一定会反驳你,福州天气热得过赤道吗?
总之,你发表任何观点,他都一定会找到不同意你的办法,并且大声嚷嚷出来。
好像不这样干,所有人都不知道他还存在。
这种杠精,在互联网上疯长,目前已经超过了正常网友的数量了。并且还在以几何倍数级递增。
尤其在茶圈,这种人,还是挺多的。
《2》
有一次,村姑陈写了一篇文章,说三年的老白茶,会生成好闻的药香,冲泡后这种药香会释放到汤里,闻起来很舒适。
然后就有人来留言。
说:“扯,三年的老牡丹就没有药香。”
我回复他,三年的老牡丹,是会有药香的。并且牡丹的等级越高,药香越明显。还解释给他听,我们现有的年的高山牡丹饼,就有浓浓的药香。
像当归、防风一类的根茎类中药的香气。
然而,这位茶友说,你别忽悠我了,不可能的。老白茶除非到了五年七年十几年,否则是没有药香的。
当时我就很无奈了,我是真真切切在S师傅的高山牡丹王饼里面,喝到了药香。这个论据,是以事实为依据的,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非空穴来风。
但我又不可能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而要求这位茶友掏钱购买一份回去喝。
这样会被当成强买强卖的骗子。
于是我只能很纳闷地问,为什么你就是不相信老牡丹会有药香呢?如此无理由地固执,是有什么强大的论据么?
茶友说,反正,我没有在三年陈的老牡丹里喝到过药香,所以,三年的老白茶,是不可能有药香的!
呃,那你喝过几款三年陈的老牡丹呢?
私心想着,至少要喝过五六种,才能得出结论吧,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更加有代表性吧。
然而茶友硬气地说:“我就喝过一饼三年陈的老白牡丹,不但没有药香,连花香都没有。年份太浅的白茶,什么香气都没有。”
崩溃。
(因为自己没有吃过猪肉,也没有见过猪跑,就认为世界上没有猪这种动物,这脑回路,也是没谁了)
《3》
无独有偶,在讨论到真正的老白茶究竟有没有枣香时,也出现了大量的杠精。
村姑陈提出的观点是,优质的老白茶,好山场、好工艺,储存条件也上佳的白茶,存放几年,自然会形成枣香。
然而,杠精们却不是这样理解的。
杠精一:
老白茶有枣香就了不起?扯,煮白茶时加个红枣不就可以了,何必那么麻烦
杠精二:
没有枣香的老白茶,红枣来凑!
杠精三:
我觉得挺好的,现在喝水不是流行泡枣泡枸杞吗!多好
在杠精的眼里,没有枣香,也不是什么大缺陷,加个红枣就能搞定。
确实,辛苦做一饼上好的老白茶,需要采摘优质山场的白茶青叶,需要精心晒制,精心压制,再精心储存个几年。
这一切,都太费时费力,成本太高。
何苦呢?
就随便做好了。随便采,随便弄干,随便放一放,没有枣香也没什么了不起,20块钱买一斤红枣加进去煮,皆大欢喜。
其实,喝茶也太累了,还要讲究用水,用具,冲泡方式,空间环境......
建议杠精们,直接喝自来水,凑水龙头上大口吞进去,多省时省力省钱?
只不过到时候,该轮到杠精们吐槽自来水公司的水质口感不好了。
《4》
在讨论煮茶的时候,也是大量杠精聚集的时候。
村姑陈认为,天气冷了,煮一壶茶暖身,是极美好的一件事。
在六大茶类里,白茶适合煮,红茶适合煮,岩茶黑茶都可以煮,唯绿茶,放壶里煮了喝,口感很差。
这文章一出去,又捅了杠精的马蜂窝。
大批的杠精出于条件反射,表了态:谁说绿茶不能煮?我就喜欢煮绿茶!
村姑陈脑补了一下他们喝了绿茶煮出来的茶汤,被苦涩味给刺激得抓耳搔的样子,哈哈大笑。
在这批杠精中,有一位特别能杠的,村姑陈把他列为了代表,以突出他的言论的代表性:
谁说只有老白茶才能煮?铁观音也可以,你看我这会就正在煮铁观音呢,好喝着呢
真是替他的味蕾心疼。
也许,为了反对村姑陈,他都敢煮辣椒水喝吧。
这样的舍身取义,真真令村姑陈佩服得五体投地。
最起码,我就做不到让委屈自己的嘴,去喝那些难喝的,难以下咽的,来路不明的茶汤。
并且,虐自己,是为了跟另外一个人较劲。
这就非常不明智了。
《5》
在讨论白茶该不该使用干燥剂的时候,出来了一位勇敢的杠精。
当时村姑陈说,干燥剂里有化学物质,它们会释放和挥发,时间长了,不知道会与白茶形成何种的化学反应。
万一,在运输和搬动的过程中,干燥剂的包装袋破了,干燥剂会流出来,遇氧分解,并混进茶叶当中,与茶叶融为一体。
茶,毕竟是要吃进嘴里的东西。要是混进了干燥剂里的化学物质,肯定是不好的。
还是天然地储存茶叶,更好。
但是,这样的良心建议也招来了一堆杠精。
有杠精说,我就喜欢用干燥剂,你管得着么?还有杠精说,干燥剂是可以食用的,你怎么没有常识?
最后,来了一位卖干燥剂的杠精,他的留言亮了:
大哥我是做二氧化硅干燥剂的,无毒无害!
我们且不去讨论二氧化硅这种物质,会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单说这位“大哥”的语气,就十分的“大哥”。
生产做旧老白茶的人,也对外宣称,自己的老白茶,是真的老白茶。
谁还会承认自己是假的么?
我们只是建议,不要用干燥剂去储存茶叶。
至于干燥剂有没有毒,会不会伤害人体,那自有科学家去研究并写成论文,不劳我们这些小人物外行人,去费心折腾了。
《6》
杠精出现最多的时候,是讨论“茶该不该闷泡”的时候。
茶当然不能闷,除了口感因素,还有健康因素。
咖啡碱摄入过量,对人体真的有害。
但是,总是有杠精本精,对自己的身体是不关心不重视的,只在乎能不能从理论上驳倒村姑陈。
所以,关于村姑陈提出的“茶不能闷泡”,他们不惜自残,提出了大理的相反的例证。
杠精一:
谁说茶不能闷泡,看我就天天闷了喝。
杠精二:
闷的茶不能喝,笑死人。我闷的茶就很好喝。
杠精三:
正常喝茶,浓淡各自喜好,需要你长篇大论?喜欢闷的就尽量闷。
杠精四:
好茶不怕闷,怕闷不是好茶。
于是,大批杠精,为了证明村姑陈是错的,拼命发言,称自己闷了一辈子茶,身体好得很。称自己闷的茶一点都不苦。
但是,列位看官并不要被这些人所迷惑了。
他们嘴上说自己闷着喝了,有谁亲眼见过了?
也许一边快出水,一边在敲打着闷杯的留言呢。
咱们还是得相信科学,相信科学研究的结果。毕竟,一时的意气之争总会过去,而身体健康,才是与我们长久相伴的。
《7》
杠精们,原本就是为抬杠而来。
你说东,他必定说西。
你说南,他必定说北。
你说什么东西好,他必定说不好。
你说不好,他必定会反驳,谁说的,我就觉得好。
他们只因无聊,打发时间而来,至于说了什么,可能最后自己都不记得了。
就像一位杠精,在抬杠日久之后,终于露出了自己的喝茶缺陷和消费水平:
新茶都是涩的,青味的,因为我喝到的都是这个样子的。
列位看官,这话是不是似曾相识?
是的,在井底之蛙的寓言里,青蛙君也振振有词地说过:
天是方的,就只有井口这么大!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