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袭来之时,年逾七旬的他逆行出征,写下“请战书”提出医院;在抗“疫”前线,他力推中医药尽早介入、全程参与病人救治,并交出靓丽的答卷;在武汉因劳累胆囊炎急性发作,他摘胆不下火线、坚守江城。
他是“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
“武”胆英雄推动中医药全程参与新冠肺炎救治
在得知自己获得“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后,张伯礼一气呵成地填了一首《清平乐?人民才英雄》——“白甲十万,战疫三月酣。武汉生死皆好汉,数英雄独颜汗。中央经略济生,举国众志成城。中西协和防治,环球凉热彰明。”
谈到一线医务人员,不幸牺牲的英雄,以及武汉人民所做的贡献,这位年逾七旬的学者数度落泪,“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我沾了全国医护人员的光,沾了中医药的光”。
从这场全民战“疫”开始,张伯礼便力推中医药全程参与新冠肺炎救治。“一定要有中医药阵地,有阵地,就能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
刚到武汉时,疫情严峻,张伯礼和专家组认为,要迅速对疑似、发热、密接和确诊等四类人进行分类管理、集中隔离。严格隔离加上普遍服用中药,四类人中确诊新冠肺炎的患者比例逐步下降,疫情蔓延势头得到遏制。
在中医国家队进驻医院,张伯礼问诊患者,看舌象、摸脉相,对症拟方……他白天指导临床会诊巡查病区,晚上召集会议研究治疗方案。
因连日劳累,张伯礼在武汉一线救治期间胆囊炎发作,不得不接受微创胆囊摘除手术。但数天后,他便再度投入紧张的工作,并笑称自己把“胆”留在了武汉,这下与武汉人民更加肝胆相照了。武汉市民则给他取了一个称号,“武”胆英雄。
经过数月奋战,张伯礼团队交出了合格答卷:中医国家医院自2月中旬开舱,3月10日休舱,共收治病人人,所有病人零转重、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
在张伯礼等中医药专家的推动下,6月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占比达到92%,湖北省确诊病例中医药使用率和总有效率超过90%。
医者仁心从乡镇卫生院医生到中医药领军者
20世纪60年代末,医学院校毕业的张伯礼来到渤海之滨的一家乡镇卫生院工作。那段经历使他真切感受到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也见证了老中医用普通的中草药配方为百姓治疗病痛,并取得了切实的疗效。
后来,张伯礼考取天津中医学院研究生,开始在岐黄之道上深耕探索。随着对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张伯礼取得了众多成绩并身兼数职,然而他的初心从未更改:做患者可以托付生命的人。
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深知基层诊疗困境的张伯礼积极奔走呼吁,要加快实施全科医生培养制度,提高全科医生薪酬待遇,医院就医压力、解决百姓看病难的关键所在。
在年全国两会上,他建议用更严格的标准和措施保护野生动物,并提出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对传染病直报系统进行完善。
传承创新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张伯礼就展开了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工作,并主持制定中国首部《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此后,他又将目光投向中医方剂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用现代科技方法揭示中药成分、作用机理,并历时8年完成30多个中药品种的二次开发,推动了中药制药技术升级换代。
张伯礼认为,提升中医药的国际竞争力,必须改变中医就是老先生“问诊号脉开药汤”的刻板印象,让“望闻问切”有可靠的现代科技支撑。
此次疫情期间,张伯礼与其科研团队又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首次完成多中心大样本新冠肺炎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首次总结了中医药对新冠肺炎临床疗效的特点和规律;通过文献研究、临床经验和现代化的组分中药高通量筛选,成功研制了宣肺败毒颗粒,入选国家推荐的“三药三方”,在中国推广应用。
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奔走了几十年的张伯礼明白,要想更好地传承创新,中医人才是关键。
担任天津中医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的近20年间,张伯礼提出品德、能力、中医思维“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还捐出各种科技进步奖的奖金余万元人民币,在学校设立基金,资助品学兼优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我的最大心愿是培养出一批超越我的学生”。他说,当前中医药已传播到个国家和地区,希望通过新一代中医药人的努力继续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使其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完)(中新网记者李亚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