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医开方,有窍门牛鹏真中医师
TUhjnbcbe - 2023/8/26 19:02:00

中医望闻问切并据此辨证得出证候,再据证立法,开出处方。殊不知,中医开方也有窍门。

一、中药口感要好

当今社会,中医也要改进服务方式,比如开出的中药,口感要好。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如果开出的中药既有效果,又不让病人难以入口,或者说更合乎病人的口味,岂不更好?那么,有什么办法达到既治病又口感好呢?首先,可在方剂里加甘草、大枣,既调和药性,也是调和口感!

再如,家长带着小孩来看病,可以在权衡全方的基础上,在药里面加一个罗汉果,这就让小孩子喝药喝得爱不释口,又减少了家长喂药、小孩怕吃药的烦恼。就是开方的窍门。

二、煎煮法要正确

先说说做饭,如果把萝卜白菜汤煮上3个小时,你试试看是什么感觉,肯定不好吃。又比如做饭时,梅干菜需要煮多久?白菜需要煮多久?香菜、大葱需要煮多久,想一想,你就会明白了。

我们的中药,只不过是晒干了。煎药前,先用清水充分泡匀、泡开之后,再放锅里煮,一煮开,香气一会儿就出来了。你可以拿个表,记时观察一下。解表药刚开始煮得时候,满屋子都是药味,如果煮得时间太长(煮40分钟至1个小时),药里面一点味道都没有了。如果解表药煮到这个程度它还能什么效啊?其实,解表药一般煮15~20分钟就可以了,但前提是要把它泡透。

三、药物用量的把握。

生活中有一个客观事实,就是来看病的那些患者,高矮胖瘦都有,不尽相同。瘦弱的老年女性可能有80多斤、90多斤;魁梧的壮汉可能有斤、斤。此外,每一个患者病情的轻重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中医就得懂得如何如何把握药物的用量情况。

如果患者身体瘦、病也轻,你就用常用量里面的下限;反之,如果患者病情很重、体重也很重,你就用常用量里面的上限。

再比如,一头大象和一只麻雀,它们的用药比例是按照体重来的吗?不是的。按体重来算,如果病是一样的,大象吃的药可能麻雀吃了完全没有效。

那么,确定中药的用量应考虑哪些方面因素呢?

1、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

有*的药物或者作用峻烈的药物,应严格控制剂量。开始时用量宜轻,逐渐加量,一旦病情好转后,应当立即减量或停服。中病即止,防止过量或蓄积中*。

2、剂型、配伍与剂量的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同样的药物入汤剂比入丸散剂的用量要大些;单味药使用比复方中应用剂量要大些;在复方配伍使用时,主要药物比辅助药物用量要大些。

3、年龄、体质、病情与剂量关系。

一般情况下,老人、小孩、妇女产后及体虚的病人,都要减少药物用量;而成人及体壮的患者用量宜重。病情轻、病势缓、病程长者用量宜小;病情重、病势急、病程短者用量宜大。

4、季节变化与剂量的关系。

夏季发汗解表药,不宜多用;冬季发汗解表药,可以多用;夏季苦寒降火药,用量宜重;冬季苦寒降火药,用量宜轻。大家对于所有的方剂的量,大体上都可依据这个规则来进行确定。

#创作五月天#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开方,有窍门牛鹏真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