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一枝独秀到多面开花柳林县发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有什么偏方治疗吗 http://m.39.net/pf/a_4699279.html

从“一枝独秀”到“多面开花”

——柳林县发展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纪实

□张磊牛清华李璐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也是关键。柳林县把夯实特色产业基础作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中之重,做实组织保障,充实资金后盾,通过提升传统特色产业水平,紧抓“特、优、土、独”,推进产业多元发展,培养“产业能人”队伍,有效拓宽乡村增收渠道。红枣产品、“枣芽茶”、食用菌枣木菌棒等红枣产业已成为农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产业。

柳林现有28万亩红枣林,年产量万公斤,年加工转换量1.2亿公斤,红枣产业及其连带产业年产值达5亿元。近年来,柳林县打响“红枣振兴战”,调整传统种植结构,提高科技含量,推进深加工,全力改变红枣特色产业“大而不强”的状况。三交镇红灵芝鲜枣开发合作社负责人张彦忠介绍,特色“大棚鲜枣”能有效防止自然灾害,实施反季节栽培,可延长至元旦、春节上市,价格是普通红枣的两倍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达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县红枣龙头企业之一,其60%的枣来源于本地。县*府对类似这样的企业实施奖励扶持和品牌推广,帮助招商引资、拓宽销路。公司产品销往英国、德国、美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

拉长产业链是柳林县巩固红枣产业增收的重要措施。与山西农业大学等高校开展校地合作研发的“枣芽茶”、青枣圈等功能食品及药食同源特色食品,将会占领新的市场份额。

在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方面,柳林县挖掘“特别特”“好中优”“独一份”等特色资源,唤醒沉睡的“土字号”“乡字号”,按照“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实施“定制产业项目”。

“*土高原卖鲜花,以前根本不敢想。”高家沟乡白家塔村原村委会主任白俊年手指远处一片20亩的菊花种植基地感慨地说,今年市场很好,清明节期间13万枝菊花被抢购一空,挣了20多万元。

白家塔村曾是一个传统的红枣种植村。近些年,在*策支持下,村里利用“合作社+贫困户”的运行模式,尝试种植蔬菜、水果、花卉等作物,形成红枣、核桃、特色果蔬有机种植基地。

抓住地域特色,努力让土、特、优农产品变成*土地上的“摇钱树”。刘家焉头村红润中药公司采取“公司+基地+订单”的模式,发展道地中药材柴胡、远志、*芪、连翘等亩。留誉镇刘家圪垯村、庄上镇胶泥垄村75棚万棒木耳生产基地,引进年产万棒菌棒项目,起步“菜篮子”新产业。贾家垣乡曹家沟村发展扫帚草种植亩,产量可达14万株,产值超过8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多元增加到多元。

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过程中,一批种植大户、养殖能人、“田头专家”、创业带头人逐渐涌现出来,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留誉镇高村白三平,被当地农户称为“牛司令”。然而,几年前白三平还是贫困户。经过几年努力,白三平从最初的7头牛发展为现在的多头牛,办起柳林县欣农畜牧专业养殖合作社,一举摘掉贫困“帽子”,成为全村“首富”。

白三平还主动当起带动贫困村民脱贫的“引路人”。年,他冒着风险,为14户贫困户担保小额信贷58万元,帮助他们发展养牛产业,将十余户贫困户的产业扶贫资金吸纳进自己的养殖场,给予每年元的入股分红。目前,白三平新建的肉牛屠宰、加工车间也建设完成,逐步从单一养殖向深加工发展。

在柳林,“牛司令”白三平、“草帽大学”老师刘笑,开办辣椒酱工厂带动30多位村民就业的青年农民穆丽*,还有带领百余户村民试水特色农作物发家致富的“点子主任”白俊年,这样的“能人”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这既是他们个人能力的体现,更得益于*府*策的支持、农村创新创业环境的宽松以及需求日益多元化的市场。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柳林县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重心。全县坚持“三级书记抓扶贫”,县、乡、村逐级签订责任书,立下“*令状”。同时挖掘品牌潜力,全县发展20多个特色产业,覆盖52个贫困村户贫困人口,产业覆盖率达86.7%。尤其在红枣、核桃、碗团、南瓜子“柳林四宝”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和推广上不断下功夫,努力让全县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