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话说补土不吃枣子偏吃仁,只为养血助睡 [复制链接]

1#
APP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jdsshang.com/shenghuo/24877.html

脾胃好,百病少;好脾胃,食疗养。自然的产物是最适合脾胃的“补品”,草木虫鱼,瓜果菜蔬,无分贵贱,皆可成为有益于脾胃的“本草”。善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材料,活学活用,当自己的“调养师”。

医学指导: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医院岭南补土学术流派学术带头人卢传坚教授

在《名医用药佳话》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唐朝年间,有一人患了癫狂症,发作时哭泣不止,到处乱走,服了很多医生的药均不见好转。家人十分焦急,便请了名医孙思邈前来诊治。孙思邈看过病人,便嘱咐:“先取些咸食来给他吃,待其口渴时再来叫我”。

到了傍晚,病人吃完食物后果然口渴,家人赶紧报知孙思邈,孙取出一包药粉,米汤调下,让病人服用,并安排其住在一间僻静的房间。不多时,病人便昏昏入睡,孙再三嘱咐不要吵醒病人,待其自己醒来。直到次日半夜,病人才睡醒,神志完全清楚,癫狂痊愈。病家惊奇,问孙思邈用的是什么药。孙回答:“我用的是朱砂酸枣仁乳香散,即取辰砂一两,酸枣仁及乳香各半两,研末,调酒服下,以微醉为度,吃完后要让病人睡下。病轻者,半日至一日便醒,病重者二三日方觉,须其自醒,病必能愈,若受惊而醒,则不可能再治”。

细解本草

名医孙思邈所用安眠方中,有一味重要的药便是酸枣仁,《神农本草经》记载酸枣仁“久服安五脏,轻身延年”,它味道甘、酸,能够养肝,宁心,安神,敛汗,具有镇静、催眠的作用。酸枣仁并不是寻常所吃的红枣的果仁,它结在一种野外的多刺灌木上,比起大枣来果实又小又酸,故得名“酸枣”。在外出郊游中,有时我们也会遇上这种小树,平常光知道吃枣肉,而吐掉枣核,却不知道我们吐掉的这一部分果仁,正是酸枣的精华所在。

中医认为“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意思是味道或气味浓厚的本草有温阳益气的功效,如干姜、肉桂一类,而味道偏淡一些的就只有“疏通”的作用,还达不到补气的程度。大枣和酸枣便是一对很好的例子,大枣非常甘甜,因此有补养的功效,常作为各种养生膳食的“百搭品”。而酸枣甜中带酸,酸枣树则浑身带刺,因此便有助于行气开结。而果仁的作用一般正好和果肉相反,酸枣肉主通,酸枣仁便主补;酸枣肉多用于祛风除湿,使人体之气走向外周,而酸枣仁的作用方向刚好相反,是帮助人体把输出去的气血“收回来”。

本草功效

中医理论认为,酸性具有收敛的作用,对于思绪纷乱的人群来说,繁重的工作生活节奏使得心力憔悴,而酸枣仁正好可以收住这些纷扰杂乱,使气血回归平静。中药中,安神助眠的中药很多,酸枣仁有什么特别之处呢?酸枣仁所治之失眠多与血分有关,中医认为心主血,肝藏血,《内经》有“人卧则血归于肝”一说,意思是人躺倒并减少活动的时候,原本输送到四肢百骸的气血会回流到肝中,肝血充盈后,肝气回收,人便会慢慢产生倦意,进入香甜的睡眠中。

而血虚的人呢,虽然也躺下了,但回流的血不足以涵养肝气,人就总睡不着或者睡得不够踏实。这就像对着一个空瓶子灌入清水,灌入的水好比肝血,瓶子里的空气好比肝气,水灌得足了,气就没有那么亢盛,因此会睡得好,反之则会出现失眠等问题。而酸枣仁味甘色红可以补血,同时它又有“回收”气血的特性,更能帮助人体把更多的“气血”收拢到肝中,因此可以较快地发挥助眠的作用。

活用本草

酸枣仁适用于心烦思睡但难入睡、津伤口渴的人群,如果失眠患者出现身体重着、疲倦乏力、舌苔浊厚等痰湿之象,则需要配合健脾化痰之品,如陈皮、白术等;如果出现疲劳、怕冷、腹泻、口干但饮水不多、手足冰冷等阳虚之象,则应相应配合温阳之品,如北芪、益智仁等。

酸枣仁百合粥

材料:酸枣仁30g,干百合20g,大米g,鸡蛋*2枚,冰糖适量。

做法:将酸枣仁洗净,捣碎,同百合浸泡一晚。蛋*捣碎,大米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加入冰糖,转文火煮至粥成即可。本品适用于心肝气阴不足者,心慌自汗,失眠多梦,头晕眼花,口干面红,心烦易怒等人群适合服用。

《太平圣惠》酸枣仁粥

材料:酸枣仁50g,熟地*10g,粳米50-g。

做法:先将酸枣仁微炒之后捣碎成末,再将酸枣仁与熟地*一起煎煮取汁(共可加水煎煮3次)。在药汁中加入粳米煮粥。本品功用为养阴益肝,补心安神,可治疗失眠多梦。这道粥在中医古籍《太平圣惠方》便有记载:“治骨蒸不眠,心烦:用酸枣仁一两,水两盏,研绞取汁,下粳米二合,煮粥候熟,下地*汁一合,再煮匀食。”原文的“骨蒸不眠”指的是夜间仿佛身体有热从骨头里面透出,导致入睡困难。

点击“阅读原文”

浏览补土论坛,还可获取更多资讯哦~

专家介绍

卢传坚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弟子,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家中医药领*人才“岐*学者”,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人才培养对象,医院岭南补土学术流派学术带头人,银屑病临床与基础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现任医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学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分会银屑病学组副组长,广东省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中医药学组组长等职务。

主持并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多项;主编出版专著20部(英文专著6部);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余篇(SCI收录60多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和软件著作权共9项,国家中药新药临床批件1项,中药新药研发成功转让2项,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共12项。曾荣获“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南粤巾帼创新十杰”、“广东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等称号。

供稿:医院岭南补土流派

编辑:查冠琳责编:宋莉萍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给我好看的人

越来越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