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端午节与中医,你知道吗 [复制链接]

1#

分享健康,弘扬中医,欢迎
  俗话说“饮了雄*酒,百病都远走”。端午前后,我国南方很多地区都已步入梅雨季节,天气条件有利于蚊蝇、害虫的活动和繁殖。而雄*是一味解*、杀虫的中药,内含有*的砷盐成分,害虫闻之食之即会中*,人涂之可以避*。也有很多人在端午节饮雄*酒,但由于雄*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遇热后可分解为*性很强的砒霜,因此不建议内服。喝雄*酒不仅不能驱邪、解*,反而会引发中*症状。雄*内含砷、汞等有*物质,遇热极易分解为三氧化二砷,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砒霜,有剧*,即使小剂量服用,也会对肝脏造成伤害。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重者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意识模糊、昏迷等,甚至会致人死亡。与其喝雄*酒来解*,还不如直接将其外涂在*虫叮咬和长包长疖、生痱子的地方更有效。涂洒雄*酒是端午节习俗之一。在端午节,将雄*掺在酒里制成雄*酒,甩洒在居室的墙角和床下,具有较强的灭蚊和杀虫作用。由于雄*能从皮肤吸收,外用亦不宜大面积涂擦,以防中*。

沐浴兰汤

可以止痒改善皮肤血液循环,节后,不少家庭都会将悬挂之后的艾草及菖蒲熬水,用于小孩洗浴,避免夏季遭遇蚊虫叮咬。这是一种极古的习俗,后来便和端午节结合起来。屈原《九歌·云中君》名句“浴兰汤兮沐芳华”,就是这种习俗的写照。古代认为,浴兰可以除病驱瘟,使得香汤洁身之风盛行一时。时至今日,这一习俗已经逐渐演变为简便实用的草药浴。过去人们以佩兰煎水洗浴,现在多以艾叶、菖蒲取代佩兰。艾叶浴对毛囊炎、湿疹有一定疗效;菖蒲芳香化湿,外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清热解*,对皮肤瘙痒的效果较好。

端午以后天气炎热潮湿,注意防止中暑,现在我给大家介绍几种祛暑祛湿的方法。

1.祛湿的药食两用品:薏米,冬瓜,扁豆,赤小豆,茯苓,山药,芡实,薏苡仁,绿豆,南瓜,*花菜,西瓜翠衣,鲫鱼,鲤鱼,萝卜,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使用,可以煲汤,可以熬粥。

2.芳香祛湿:中医认为“芳香去秽”,故芳香类中药多能化湿行气、去除陈腐,这类药有两味非常突出,它们就是藿香和佩兰。

藿香大家都熟悉,著名的藿香正气丸就以藿香为主药。藿香含有很多挥发成分,一般是晒干了入药的,但过去也有鲜藿香这味药,民国前一些中医,会在开方子的时候写明“鲜藿香”,因为鲜藿香祛暑的力量比较强,所以夏天会常常用到,这种带有挥发性物质的药材,是鲜药的效果好一些。

藿香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主要的功能是祛暑解表;化湿和胃。用于夏令感冒;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妊娠呕吐;鼻渊;手足癣等。

在中医里面,和藿香经常一起用的,就是这味佩兰了。佩兰,性味归经是辛,平。归脾胃肺经。主要功效是解暑化湿,辟秽和中。可以治疗暑湿、寒热头痛、湿润内蕴、脘痞不饥、恶心呕吐、口中甜腻、消渴。

《本草纲目》指出:“兰草、泽兰(即佩兰),气香而温,味辛而散,阴中之阳,足太阴、厥阴经药也。脾喜芳香,肝宜辛散,脾气舒,则三焦通利而正气和;肝郁散,则营卫流行而病邪解。兰草走气道,故能利水道,除痰癖,杀蛊辟恶,而为消渴良药。”

藿香和佩兰经常在一起使用,细分起来,藿香有解表的作用,佩兰行气的作用更强。两者在一起用,去除中焦湿气、振奋脾胃的作用是非常好的。

3.家中可以种植石菖蒲,石菖蒲具有淡淡的清香,有芳香祛湿,醒脑开窍,宁心安神的作用,可以到小溪采挖,种植在玻璃水缸之中,没有石菖蒲,池塘边的水菖蒲也可以,作用稍差些。

4.祛湿祛暑饮料

乌梅陈皮甘草汤,用乌梅,陈皮,甘草,枸杞,加冰糖,小火慢煮

鱼腥草凉茶,新鲜鱼腥草洗净,布包捶打出汁,兑山泉水,加红糖,凉服。祛湿防中暑,我老家武宁的必备夏季饮品,口味极佳,作用肯定。

最后,祝大家端午节安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