萹蓄,见过吗?内服利尿通淋,外用于湿疹
萹蓄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生东莱山谷。五月采,阴干。
处处有,布地生,花节间白,叶细绿,人亦呼为萹竹。煮汁与小儿饮,治蛔虫有验。
《中药大辞典》
为蓼科植物萹蓄的全草。芒种至小暑间,茎叶生长茂盛时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
生长于田野路旁、荒地及河边等处。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以河南、四川、浙江、山东、吉林、河北等地产量较大。
一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茎匍匐或斜上,基部分枝甚多,具明显的节及纵沟纹;幼枝上微有棱角。叶互生;叶柄短,约2~3毫米,亦有近于无柄者;叶片披针形至椭圆形,长5~16毫米,宽1.5~5毫米,先端钝或尖,基部楔形,全缘,绿色,两面无毛;托鞘膜质,抱茎,下部绿色,上部透明无色,具明显脉纹,其上之多数平行脉常伸出成丝状裂片。花6~10朵簇生于叶腋;花梗短;苞片及小苞片均为白色透明膜质;花被绿色,5深裂,具白色边缘,结果后,边缘变为粉红色;雄蕊通常8枚,花丝短;子房长方形,花柱短,柱头3枚。瘦果包围于宿存花被内,仅顶端小部分外露,卵形,具3棱,长2~3毫米,黑褐色,具细纹及小点。花期6~8月。果期9~10月。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苦,平。主浸淫,疥,瘙,疽,痔。杀三虫。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苦,平,无*。主治浸淫疥瘙,疽,痔,杀三虫。治女子阴蚀。
《玉楸药解》*元御
味苦,气平,入足太阳膀胱经。清利膀胱,渗泻湿热。
萹蓄利水泻湿,治*疸淋涩,消女子阴蚀,杀小儿蛔虫,疗浸淫疥疬、疽痔痛痒之证。
归经
《玉楸药解》
归膀胱经
《中药学》凌一揆主编
萹蓄(《本经》)
苦,微寒。归膀胱经。
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1.淋证,萹蓄苦而微寒,能清利下焦湿热以通小便淋证,治膀胱湿热致小便短赤,淋涩疼痛,常与利尿,清热,通淋之品配伍,与木通,瞿麦,车前子等同用,如八正散。治血淋,与大蓟,小蓟,白茅根等凉血止血,清热利湿药配伍。
2.湿疹阴痒,本品苦寒降泄,清利湿热能止痒,治湿热下注所致外阴瘙痒,或湿疹,湿疮等可单用本品,捣烂外敷或绞汁涂擦,或配伍地肤子,蛇床子,荆芥等煎水外洗
9-15g煎服,鲜品加倍,气微味微苦。
太极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