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味被人忽略的良药,农村人常用它来煮茶, [复制链接]

1#

在农村的田地里面最不缺乏中草药的影子,其实很多身边常见的植物都是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的,只不过遗憾的是大部分人并未对这些中草药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忽略了它们的价值。

今天就和朋友们分享一味农村人耳熟能详的植物---茅草。

茅草具有很顽强的生命力,在农村的山野之中会看到它们大片大片的生长。因为这种植物的叶子如同古代的兵器“矛”,故而人们称之为“茅草”。又因其花序成熟之后呈白色羽毛状,所以在中医里面人们也叫它为“白茅”。

而白茅的根茎,就是一味中医里面常用的中药材---白茅根。

白茅根味道甘甜,很多农村的小孩子都曾拿它当零食咀嚼,口中会留下淡淡的清香甘甜之味,可以说也是一种童年美好的回忆。

中医里面认为白茅根入药其味甘润,药性寒凉,有着很好的“清胃热,祛内湿”的效果,若是体内有热火之邪、内湿之毒,用其入药可以有效缓解。

其实在农村的很多地方人们就会用它来煮茶喝,比如在我们老家大人们就会去野外的山坡里、沟壑旁挖些白茅根、蒲公英、芦苇根等野生药材一起煮茶喝,有很好的清热祛湿、生津润燥的养生之效。

单就白茅根来讲,它的药用价值还是有很多的,今天就和朋友们细细道来。

一、白茅根能清内热,生津除烦

白茅根药性甘润且寒,既有一定的润养脏腑之效,又能清解脏腑内热。尤其是针对于胃内之热邪,用白茅根最是能起到“清泻胃热而生津除烦、止呕止逆”的效果。

比如当我们生活中若是因为热邪侵胃,从而引起胃热上逆、心烦欲呕等情况,就可以用些白茅根来起到清胃热而止呕逆、除心烦的作用。

相信很多农村的朋友也曾有过这样的经验,在野外采挖一些新鲜的白茅根、芦根一起煮茶喝,不仅口感甘润,而且也具有一定的清热养胃之效。

二、白茅根能祛内湿、利水消肿

其实白茅根还是一味天然的祛湿良药,古人认为白茅根入药有“通淋利水”之效,对于常见的“皮肤水肿症、湿热黄疸症、热淋涩痛”症等水湿之疾,皆有较好的缓解之效。

比如当我们内湿严重的时间引起皮肤水肿、小便不畅等情况,就可以直接用白茅根煮茶喝来缓解。或者再配伍些车前草、夏枯草、野菊花等一起使用,其清热利湿的作用更佳。

而对于一些热淋结石、小便涩痛之症,则可用白茅根配伍滑石、薏苡仁、通草、瞿麦、车前子等一同使用,可有效起到利湿而通淋的作用。

三、白茅根能清血热,凉血止血

白茅根的甘寒之性对于血分之热邪也是有很好的清解之效的,在中医里面其实白茅根还是一味常用的“清血热而凉血止血”的药材,对于血热引起的一些出血症效果是不错的。

比如常见的上火引起的流鼻血,单用白茅根煎汤内服即可;肺热引起的咯血,则可配伍桑白皮、藕节炭、黄芩等药材一同使用;还有胃热引起的吐血等,用白茅根配伍白及、地榆炭等药材使用,亦有良效。

此外像一些结石淋症等引起的小便夹血等情况,以白茅根配伍其它一些利尿通淋药也是可以奏效的。

至于白茅根的用量一般干品会用到15-30g左右,而若是新鲜的白茅根,则可加倍使用。白茅根本身无毒,且口感也较好,故而对于平时我养生来讲,适量煮茶喝即可,并不拘泥于定量。

#百里挑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