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天一味中草药桃仁,桃花也开了, [复制链接]

1#

桃仁,桃儿的种仁。蔷薇科小乔木桃或山桃种子均可入药。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自《伤寒论》始成为治疗肺痈肠痈的要药,现在常常配伍红花治疗各种瘀血证。桃仁容易与杏仁混淆,二者表皮均呈棕色,但桃仁发红,杏仁发*。入药饮片多除去外皮。外形上,桃仁多椭圆形,杏仁则呈心形。

桃树是蔷薇科落叶小乔木,家桃和山桃均可入药。

桃子自然大家都熟悉。

吃完桃子,里边是桃核,品相好的桃核可以雕刻成各种工艺品,您还记得中学课文《核舟记》吗?

敲碎桃核,得到桃仁。《神农本草经》中将桃仁称为桃核,估计这也就是《伤寒论》桃核承气汤得名的原因吧。

桃仁容易与杏仁混淆,二者表皮均呈棕色,但桃仁发红,外形椭;杏仁发*,呈心形。

桃仁的药用价值

活血化瘀、润肠通便。

什么是瘀?

瘀是中医专有名词,《说文解字》称:“瘀,积血也”。西医在描述血管病理生理时,也会说淤,但用词不同。淤,浊泥也,用来形容血管中血流不畅,有解剖学概念在里边。而中医所说的瘀,含义更广,包括各种血瘀,也代指瘀血。

什么是血瘀?

血瘀,是病机名词,即疾病发生的机理。人体的血是由气推动在脉中运行的。如果气停止运动,不能推动血液运行,血液随之停止不前,这就是血瘀;如果气虚,没有力气推动血液运动,血行缓慢,也是血瘀;如果脉络受到损伤,血液跑到脉的外边,还是血瘀……,当然导致血瘀的因素有很多,除了气滞、气虚,还血寒、血热等;

您可能已经迷糊了,今天只是简单介绍,等我以后慢慢逐个解释,您就清楚了。

什么是瘀血?

瘀血,指的是停滞的血液,即积血,是病理产物。或仍在脉中,或停留脉外。对于上文所说溢出脉外的血,中医称之为“离经之血”,这种离经之血,或是血块,或是未凝固的血,都是瘀血。只要体内有瘀血,一般都具备如下特点:

疼,多是刺痛,疼痛部位固定不移,拒按(怕用手按压),而且不容易短期痊愈。

肿,浅表的瘀血可以看到青紫色的肿块,体内脏腑的瘀血也可以摸到坚硬的肿块。

出血,离经之血被排出体外,就会导致各种出血,包括:吐血、咳血、尿血、便血等等。

瘀血的表现?

如果体内有瘀血,一般都会表露出来。最常见的是嘴唇发紫或发暗;中医看舌头,可以看到舌头发暗,或见到舌面有很多瘀点;紫癜病患者可以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

有的人皮肤粗糙像鱼鳞一样,中医称之为肌肤甲错,排出病态,多是因为瘀血体质造成的;还有一些病情很重的人,脸色会发黑,也是体内有瘀血的表现。当然脉象最能反应瘀血了,但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

说了半天瘀血,治疗方法就是活血化瘀,当然重要的是找到导致血瘀的原因,才能治本。桃仁就是活血化瘀的常用药,可以治疗各种血瘀证。用于各种瘀血疼痛、肿块、跌打损伤等,也常用来调月经,治疗多种妇科病。现在常常和红花配伍应用。桃仁作为果仁,也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用于肠燥便秘。

桃仁的应用方法

虽然桃仁活血化瘀作用广泛,用于各种血瘀证,但其专长还是治疗内痈。痈(yong),就是疮的意思。肺痈就是肺内生疮,类似肺脓肿;肠痈,就是肠子生疮,类似阑尾炎等。中医讲血腐肉败为痈,痈必有瘀血。

汉代张仲景应用大*牡丹汤治疗肠痈,其中就应用了桃仁;因此说自《伤寒论》始,桃仁成为治疗内痈的要药。唐代孙思邈千金方苇茎汤治疗肺痈,也是应用了桃仁。师翁李玉奇老先生将萎缩性胃炎视为胃痈,治疗时也是应用桃仁的。

关于桃仁的更多应用方法,还是慢慢体会《伤寒论》《金匮要略》里的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桂枝茯苓丸、大*牡丹汤、下瘀血汤、大*蟅虫丸应用方法。

下边这段话是给学医人看的,明白的自然明白。

桃核承气汤

《伤寒论》: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大*四两、桂枝二两、甘草二两(炙)、芒硝二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抵当汤

《伤寒论》: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水蛭(熬)、虻虫(去翅足,熬,各三十个)、桃仁(去皮尖,二十个)、大*(酒洗,三两),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太阳病,身*、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

《金匮要略》:妇人经水不利下,抵当汤主之。[亦治男子膀胱满急,有瘀血者。]

抵当丸

《伤寒论》: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方六十六。

水蛭(熬,二十个)、虻虫(熬,去翅足,二十个)、桃仁(去皮尖,二十五个)、大*(三两),上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桂枝茯苓丸

《金匮要略》: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熬)、芍药各等份。上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大*牡丹汤

《金匮要略》: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牡丹汤主之。

大*四两、牡丹一两、桃仁五十个、瓜子半升、芒硝三合,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再煎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

下瘀血汤

《金匮要略》: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此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亦主经水不利。

病人如有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宜下瘀血汤。

大*二两、桃仁二十枚、蟅虫二十枚(熬,去足),上三味,末之,炼蜜和为四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顿服之,新血下如豚肝。

大*蟅虫丸

《金匮要略》: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蟅虫丸主之。

大*十分蒸、*芩一两、甘草三两、桃仁一升、杏仁一升、芍药四两、干地*十两、干漆一两、虻虫一升、水蛭百枚、蛴螬一升、蟅虫半升,上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

《神农本草经》:味苦,平。主治瘀血,血闭症瘕邪气,杀小虫。

《名医别录》:味甘,无*。主咳逆上气,消心下坚,除卒暴击血,破瘕症,通月水,止痛。

《开宝本草》:味苦、甘,平,无*。止咳逆上气,消心下坚,除卒暴击血,破症瘕,通月水,止痛。

《药类法象》:治大便血结、血秘、血燥,通润大便。七宣丸中用之,专疗血结,破血。

《药性赋》:味苦、甘,平,性寒,无*。降也,阴也。其用有二:润大肠血闭之便难,破大肠久蓄之血结。

《汤液本草》引李东垣云:杏仁下喘,用治气也,桃仁疗狂,用治血也。桃、杏仁俱治大便秘,当以气血分之。……年虚人大便燥秘,不可过泄者,脉浮在气,杏仁、陈皮;脉沉在血,桃仁、陈皮。

《本草思辨录》:桃仁,主攻瘀血而为肝药,兼疏肤腠之瘀。惟其为肝药,故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治在少腹,鳖甲煎丸治在胁下,大*牡丹汤治在大肠,桂枝茯苓丸治在症痼,下瘀血汤治在脐下。惟其兼疏肤腠之瘀,故大*蟅虫丸治肌肤甲错,《千金》苇茎汤治胸中甲错,王海藏以桂枝红花汤加海蛤、桃仁治妇人血结胸,桃仁之用尽于是矣。

搜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