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药药引的应用思路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皮肤科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8810613.html

点击后,再点击右上角

立刻设为星标/置顶,方便查找

药引,又称药引子,是中医处方中常见的一种用药现象。但业内对于药引的使用,一直认识不一,争议不断,影响着学习与应用。笔者结合文献资料、临床实际应用情况,对其进行梳理、总结,具体内容如下,仅供同道参考与探讨。

药引之义

关于药引,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指正方之外的附加品,比如《辞源》解释为“中医开完处方,末尾加一两味药作为药引,又叫引子”;《辞海》解释为“中药药剂中另加的一些药物,能加强药剂的效力”。二是指引经药,如《中医大辞典》中有“药引,指引经药,即方中使药,又称引经报使”的文字说明。从历代医籍中对药引的运用情况来看,第一种观点更加符合临床实际。

药引的实际应用很早,但并无明晰的概念,比如《五十二病方》中有“入一杯酒”“以蜜和”等用法。后世医家一般把《伤寒论》桂枝汤中的姜、枣作为使用药引的范例,另有瓜蒂散“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也被视为药引的用法。

其后,历代医家对药引除沿用古贤的方法外,还有不少创新,比如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撰写的《千金要方》艾叶汤的“生姜六两(古时计量单位),大枣十二枚”;《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平胃散中的“入姜二片,大枣二枚”,皂角丸中的“每服二十丸,食后生姜汤下。痰实咳嗽用蛤粉、齑汁下;手足麻痹用生姜、薄荷汤下;语涩涎盛用荆芥汤下;偏正头痛夹脑风用薄荷汤下”;《圣济总录》厚朴丸中的“煎陈橘皮、木香、生姜汤下”,瓜蒌汤中的“水一盏,蜜半匙”等。另外,依据有关学者统计,《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记载的种成药方剂中,几乎每一种都记述了应配伍引药的内容及服用方法,所涉药物90余种,譬如八正散用灯芯作为药引、失笑散用醋调服、凉膈散用白蜜调服等。

金元时期以后,医者已习惯在煎好的药物中加入药引或用药引来煎煮中药。在明清时期,药引的使用已相当普遍,比如明代医家龚廷贤指出:“汤剂……治至高之分加酒煎,祛湿加生姜煎,补元气加大枣煎,发散风寒加葱白煎……”明代医家孙志宏在《简明医彀》中也论述了煎药的注意事项后,还叮嘱“并煎药引,极宜点检”。

药引与引经药时常被混为一谈。比如清代项城名医龙之章提出“治病引子最为先,引子便是先锋官”之观点,其侄孙龙浚川补充了“自古用兵最重先锋,取能冲阵开路,直捣敌巢。用药如用兵,此言大药引子亦如是也。不得谓其大而减之”的观点,近代医家胡宝书说得更为具体,提出“立方如布阵,用药如遣兵,兵不在多,独选其能;药不贵繁,唯取其精。药引者,先锋也,奇兵也,援*也。一味药引,既能增强整方之药效,又能突出君药之专长,或主攻其一,或引方入经,上连下达,随心所指,有百利而无一弊焉”的观点。以上几位医家均把药引称为“先锋”,未把药引与引经药进行严格区分。

所谓引经药,是指药物对人体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是建立在归经学说之上的一种用药方式,明显受到经络及归经学说的影响。比如《医学读书记》中有“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的文字说明,《医医病书》中有“药之有引经,如人之不识路径者用向导”的文字记载,《本草洞诠》中有“剂中用为向导,则能接引众药,直入本经,用力寡而获效捷也”的文字记载,而药引尽管有引经的意味,但大多不受经络学说的限制,作用更为宽泛。由此可见,药引可视为方剂的一种“编外”辅助用药。

药引之用

历代医家使用的药引大多在生活中常见,其中不少即是食物。清代医家吴鞠通提出“今人凡药铺中不售,须病家自备者,皆曰引子”。由此说明药引具有取材简便、可以自备、质地新鲜而药铺不易保存、种类繁多等特点。

宋代医家汤尹才在《伤寒解惑论》中提出“用药煎煮,或用姜葱,取其发散;或用枣,盖枣能和百药之力”的观点,古代医籍《资蒙医经》全面总结了引药的作用:酒入药为引者,取其活血行经;姜入药为引者,取其发表注凝;小枣入药为引者,取其消散开胃;大枣入药为引者,取其宁心利水;葱白入药为引者,取其补血健脾。明末清初医家汪昂在《本草备要》中记述了炮制时所加辅料的作用,比如“凡酒制升提,姜制温散,入盐走肾而软坚,用醋注肝而收敛;童便制,除劣性而降下;米泔制,去燥性而和中;乳制润枯生血,蜜制甘缓益元……”这些制法其实也具有药引的使用。

清代医家张睿中列举了大量药引:古今汤方莫尽,药引无穷,临机取用,各有所宜。如发表用鲜姜,温中用煨姜,解胀用姜皮,消痰用姜汁;调营益卫用大枣,泻火疏风用红枣;补气益肺用龙眼等。

《医宗金鉴》各卷涉及的引药有30种,比如解表多用生姜、大枣、葱白、豆豉;清热除烦、利水泻火用竹叶;补益心脾用龙眼肉;疏肝解郁、清利头目用薄荷;止血消瘀用藕节;温胃疗疝用小茴香;祛痰用姜汁、竹沥等。

药引之议

综合历代医家使用情况可以发现,药引其实是介于药与非药之间的一种东西。其作用大致有:

一为引经作用,如以淡盐水送服,可引药入肾;二为增效作用,如以生姜、葱白为引,加强辛温解表作用;三为解*作用,某些*性药物用时加入生姜、饴糖等为药引,可降低*性;四为顾护脾胃作用,如加入大枣、粳米为引,以使培中扶本;五为矫味作用,如有一些药物口味难咽,常以红糖或冰糖为药引,以减轻异味;六为心理暗示作用,即利用患者期盼病愈的心理,向其传递积极的信息,使其心理上趋向于暗示的效果,如古籍中有用“皇帝玉佩”作药引为皇后治病、用“人参炭”作药引治疗财主感冒等的记述。

对于药引的作用,许多医家强调药引的重要性,认为恰当应用药引,于方中或有画龙点睛之妙,会收到出乎意料之功效,故而《医学阶梯》总结出“汤之有引,如舟之有楫。古人用汤,必须置引”的观点。

从各种医籍记载的药引应用事例来看,有言其神奇者,如有关清朝中期医学家叶天士的“三片梧桐叶,一字救两命”等,极富传奇色彩;也有言其虚夸弄玄者,如鲁迅先生在《父亲的病》中提到当地名医开的药引子:河边现掘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甚至“原配”的蟋蟀等,嘲讽意味洋溢其中,却被诟病中医者不时提及。如此五花八门的药引在一些记述中还有“龙肝凤髓”(蛇胆、鸡脑)、“凤凰衣”(鸡蛋壳内膜)等,无不透露出江湖气息。毋庸置疑,一些医者对于药引的使用看似别出心裁,实则“别有用心”,如故弄玄虚、图谋钱财等。

综上所述,笔者有如下认识:一者,尽管一些学者强调药引并非点缀,但其作为方中“配角”似无可争辩。方剂的疗效有赖于君、臣、佐、使药的合力,因而不宜过于夸大药引的作用,取舍应根据病证需要。二者,药引大都为寻常之物,却都有寒热、温凉之性,因而同样需要依据病情,还要考虑风土人情、饮食习惯等因素选用药引;三者,药引的应用仍处于经验用药阶段,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而关于其对疗效的影响程度,目前仍缺乏较为充分、确切的证据;四者,药引在方剂中并非“标配”,但这种具有一定仪式感的善后程序,能体现出医者的认真细致,对患者的良性心理暗示作用是肯定的。

因此,充分利用无可非议,恰当运用更宜提倡,但故弄玄虚、制造神秘的做法则不可取,应力戒之。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朱光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如果觉得好看,请在底部点个"赞"和"在看"吧~▼往期精彩回顾▼古代中药铺是什么样的治风热感冒,家中常备这个中成药此柴胡非彼柴胡,一字之差引官司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