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日一药知母 [复制链接]

1#
北京皮肤病医院专家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906/6508755.html

知母这一药材常种植两年,春秋季采收。辞书《尔雅》首载知母,后《本草纲目》对其释名:“宿根之旁,初生子根,状如蚔(zhǐ)蝱(méng)之状,故谓之蚔母,讹化为知母”。蚔蝱可能指蝎样*虫,有很多细长的触脚吧,正如知母的外貌,根茎下部着生数条细小须根,犹如蚔蝱,故名为蚔母。生物学性状释名也有一定道理。

该药材来源于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asphodeloidesBge.的根茎。根茎,可以理解为“生于土中的茎”,它与根不同,有明显的节和节间,节上还有退化的鳞片叶,在前端有顶芽,旁有侧芽,向下常生有不定根,正如威灵仙、秦艽、龙胆便有细长的根集生在根茎上。知母外貌甚是质朴,有“形如菖蒲而柔润”之说,更常见描述其叶形似韭者,青青翠翠,不蔓不枝。*白色或淡紫色小花2-3朵簇生,排成总状花序,蒴果长圆形,小小的不惹眼。

知母一药,苦,寒;入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止渴除烦;可治疗烦燥口渴,咳嗽气喘,燥咳等。有风湿的患者可能听说过桂枝芍药知母汤,临床反应此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有良效。桂枝芍药知母汤出自东汉《金匮要略》,为名方。桂枝芍药知母汤,甘草生姜与麻*,白术防风炮附子,寒热错杂此方良。能祛风除湿,通阳散寒,佐以清热。

数罗汉求签为正月初一的民俗活动,第叁佰贰拾玖尊:德妙法尊者,签为:莫叹人心多不古,畜禽无父唯知母,诗书礼义值千金,天地万物人楷模。“知母”二字可能与药材知母不同,用于诗词之中,总与母子情、乡愁、知恩等情思挂钩。为何人们重情重义时总思念母亲?磕破膝盖也喊“哎呀,妈呀”,女人可能真的带了一点点神性,让陪伴和理解都温柔起来,让你骄傲、委屈、寂寞、伤感、勇敢都想她。对,男的女的都想她。

技术支持:金石草木

一个发布“有趣”“自然”中药消息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