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药虽好,但是你吃了却有不良反应,为啥 [复制链接]

1#

我们知道,中药虽然温和,大多用于调理,但是重要也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

临床上常见的中药不良反应至少有70%发生在静脉输液,其次是在口服中药汤剂和外用时。

究其原因,无非以下三种:

1、机体因素:这包括了年龄、性别与体质的差异等,不同的患者对于不同药物产生的过敏反应不同,这与服用时间也有很大关系;

2、药物因素:这包括中药来源品种的不同、品质是否伪劣、炮制失度与否、配对是否不当,或是用法与用量出错等等。

比如说,中药的炮制可以降低或是消除药物的毒性作用,当炮制时间不够或是方法不对的时候,就很有可能产生“毒副反应”。

3、环境因素:这包括有生存环境和药物的管理不善等。因为不同产地中药的生长环境差异性较大,因而药材所含药物的有效成分差距自然就大。

比如说,同一味中药“木通”,有“川木通”和“关木通”之别,“川木通”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或绣球藤的干燥藤茎,其产区主要是四川、湖南和贵州,不良反应微乎其微;而“关木通”则是为马兜铃科植物,其产地主要为东北三省,其中含有的“马兜铃酸”,就是最近疯传比较火的会导致肝癌的一种成分及其衍生物,这几种成分会损伤肾小管及其间质,患者长期服用会导致肾功能衰竭。

为了减轻药物带来的副作用,中药汤剂大多采用复方制剂,这样可以让药物在配制的过程中能够互相抵消不良反应。

总之一句话,在服用中药汤剂的过程中,碰到一些问题也是在所难免,若是有察觉到身体的不适样应该及时的与接诊医生沟通,以便于最快时间调整药物或是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源。

服用中药时,多一个心眼是没有错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