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学书法,用具之八侃侃墨 [复制链接]

1#
儿童白癜风的原因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81107/6629454.html
那年暑假,按家教计划,带儿子行万里路,转完一大圈以后,还有假期,收拾好必要的资料和用具,我一个人躲到山上荒凉无人的农场,专心研究黄宾虹的五笔七墨。五笔七墨:五笔:一曰平,二曰圆,三曰留,四曰重,五曰变。七墨:浓墨法,淡墨法,破墨法,泼墨法,积(有时用渍)墨法,焦墨法,宿墨法。山居的日子蛮有意思的,每天在虫声中入睡,在鸟叫中苏醒。门前有一条草花蛇出没,我会仔细观察它,如何搜索猎捕蛙类。蛙被蛇咬住以后,惨叫瘆人,直至被蛇慢慢吞没。每天上午,我用柴灶,熬一大铁锅米粥。灶里有余烬,粥总是温温的,饿了就喝上一碗。带上来的菜吃光以后,就周围去摘野菜。野麦菜很多,虽然有点苦,但是放在米里一块煮,放点油盐,还是能够入口。又放一点姜,破它的寒性。有当地朋友打猎上山,经过我处,感叹道,你真系得啊,咁样都顶得顺!我感觉小飘然,似乎有一点颜子之风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篇》)神越来越静,心越来越乐。在这样的环境和心情下,很容易思考和接近事物的本色。于是,尝试了一把自己做墨。把柴灶里的锅底灰刮下来,装在一个破瓷碗里,用水调成浆糊状,再用山溪里捡的光滑石杵,反复研磨,这个就成了墨糊,用的时候,根据需要兑点水。嗨,成了!试着画了两张墨菊,还行,墨色比较淡,层次比较少,但是别有一种苍冷的味道。之前的文章《毛笔发生学漫想》,漫想了一下毛笔的诞生过程。我们说到把树枝木棍绑上毛,就成了毛笔,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创造,硬笔变成了软笔,从而逐渐产生了书法艺术,书法成为中国人的精神体操,成为美感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为什么要在树枝木棍绑上毛?恐怕是为了蘸颜料,方便书写。(古毛笔)各种带毛,或类毛的东西,蘸起颜料总是容易一些。你只要试一下就明白,用一个光杆的棍子蘸颜料,和绑上毛蘸颜料,那效果是大不一样。用有毛的笔蘸上颜料涂写,可以适应不同的材料平面,持续更长的时间,表达更多的内容。考古研究表明,最初的颜料,成份有矿石粉,有兽血,还有最常见的,最容易得到的燃烧灰烬——木炭。有成块的木炭,也有烟炱。我在这个荒凉农场里所尝试的,正是那些遥远世界里,我们无数先人曾经做过的事情……墨就是这样来的。用燃烧的灰烬做的。宋应星《天工开物.丹青第十六.墨》:“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烧出的烟粒,用某种凝质,胶之而为。制墨一般分为两种,松烟墨,油烟墨。制作原料不同,方法也不尽相同。(松烟墨制法)松烟墨,色沉,无光,主要用松木作为燃烧的原料。早期的墨均为松烟墨。许慎《说文解字》称:“墨者,黑也,松烟所成土也。”据《梦溪笔谈》,为了制墨,齐鲁间松林尽矣,太行、京西、江南,古松砍伐大半。砍伐松木以后,放入窑中,窑长十几丈,燃烧的时候,烧出来的烟顺着烟道一路飘,越靠前的颗粒越粗,飘得越远,颗粒越细。颗粒细为佳。据说云头艳就是因此得名。云头为远,艳指墨色。(油烟墨制法)油烟墨,色艳,发亮,以各种油脂,主要是桐油作为燃烧的原料,宋代已有文字记载。油在下面燃烧,上面以物遮盖以生成烟炱,也称烟煤,烟粒,碳粉,碳黑,各种叫法,不一而足。松烟炱,油烟炱,和我上面所说,山居时刮下来的锅底灰是一个东西。我的可以称为百草炱。烟灰收集起来,配上适当的骨胶,水,中药,过去要放冰片,麝香……等等,放中药除了气味好闻,提神醒脑,也有防蛀的作用,反复搅拌,反复锤砸,就成为墨胚。把制好的墨胚,按照不同的设计,模压成型,就成为各种形状的墨块。最初是简单地做成墨丸,然后形状日益丰富复杂,派生出一个新的收藏领域,墨锭也成为收藏家钟爱的品种。(各种墨锭)用的时候,在墨砚里加水,用墨锭慢慢研磨,就成墨汁。古人把磨墨这个环节看得很重,有很多讲究。重要的是不能急,手要正,心要静,磨出的颗粒越细越好。古贤有言:人磨墨,墨亦磨人。时代变了……现在写书法一般使用墨汁了。现在制墨大量使用工业碳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