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加了三味药治好肝硬化,中药膈下逐瘀汤扶正 [复制链接]

1#

有一个治肝硬化的好方子,很多中医都知道,叫膈下逐瘀汤,它被广泛应用,屡见奇效,医院还做了许多对照实验,来科学论证它的有效率。

比如根据《湖北中医杂志》第二期,俞金秀报道:采用膈下逐瘀汤合一贯煎治疗肝硬化13例,好转9例,无效2例,恶变2例,69.23%有效。

再比如,根据《浙江中医杂志》,第十期,朱天忠等报道:采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血瘀水停型肝硬化腹水45例,显效26例,好转14例,无效5例。

膈下逐瘀汤对肝硬化的疗效,早已是毋庸置疑的了。

但这样的好方子,交到一个不会灵活运用的人手中,依然会了无效果,就像把削铁如泥的莫邪剑,拱手交到一个内功孱弱的人手中一样。

我说到的“不会灵活运用”,指的是他们“化裁不得法”,不会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去加减用药,只是一味套用,这最终自然是无效的。

物资局的郑先生,因肝硬化在当地求医,治疗大半年,症状无分毫减轻,他急,医生也急,却始终找不到原因。

年3月,等不及的郑先生找到了我。望闻问切后,扫了一眼他带来的方子,立马发现了问题:

给他诊治的那位中医,整体思路没有错,用的就是众所周知的膈下逐瘀汤,但错就错在,他基本照搬原方,没有结合郑先生当下的证型,做出随机的加减化裁,所以最终导致无效。

我诊断时郑先生呈慢性消瘦病容,肤色发黑,自诉患肝病3年,每因劳累或感冒则肝区疼痛加剧,食少肢软,倦怠懒言,气短汗多。

查体:颈、胸多个蜘蛛痣,肝区叩击痛明显,肝大质硬(中等),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双手肝掌明显,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舌质红,舌尖边有深红色瘀点,脉弦。证属气虚邪实,肝胃不和。治以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拟膈下逐瘀汤加味。

我开的处方:五灵脂、当归、桃仁、红花、川芎、丹皮、赤芍、乌药、枳壳、香附、延胡索、*芪、南沙参等。每日1剂,水煎服。

服药月余,食欲增加,腹水消失,肝功恢复。继用上方研为细末,蜂蜜调服,治疗半年后病愈,郑先生恢复正常上班。

我们来对比下郑先生先期在当地医生的处方:灵脂、当归、川芎、桃仁、丹皮、赤芍、乌药、元胡、甘草、香附、红花、枳壳。

你仔细对照一下,会发现,我开的方子里,多出了延胡索、*芪和南沙参,增加了这几味药,自然有我的道理。

其中,延胡索既能行血中气滞,又能行气中血滞,专注一身上下诸痛,*芪最重要是补气,对于肝硬化的患者起到护肝和调节免疫力的作用,而南沙参属于补阴药,主要的功效是养阴润肺、解决郑先生肝火犯肺之侯,得以让整个机体升降运转如常。

看明白了吗,灵活加减,才是用药之妙。

其实这个膈下逐瘀汤,只是一个最基础的方子,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型,可以引申很多用法:

脾胃虚弱者,可加陈皮、白术、人参、茯苓;

肝肾不足者,可加生地、肉苁蓉、牛膝;

湿热内蕴者,可加茵陈、山栀子、大*;

胁痛如刺、夜间尤甚者,可加乳香、没药、川楝子;

胁下瘤块明显者,可加三棱、莪术;

胁痛且感灼热者,可加大蓟、大青叶;

腹胀明显者,可加槟榔、大腹皮;

如此等等......

用药如用兵,一定要知道变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